8月,我们都乐当北京人。
微笑就是此时北京的名片。
这可不是官方拍摄的宣传片,微笑发自内心,来自我们多年付出的艰辛努力与展露给世界的自信。
说实在的,这些日子,为了让奥运会举办得安全、顺利、成功,北京人还是作出了不少牺牲的。汽车出行分了单、双号,让这座庞大城市的人们重新骑起了自行车,挤进了拥挤的地铁公交车;街头的烧烤、早点摊、小菜摊不让摆了,买煎饼果子得走更远的路;搭乘交通工具的安检也更烦琐了。
北京人对此也非全无怨言。7月19日这天,鼓楼附近安华西里的居委会开了居民大会,针对最近大伙在生活上遇到的不便来个总结吹风,大爷大妈们七嘴八舌,最后居委会的干部有个动员,他说:“咱们可都是老北京人,北京第一次搞这么大的国际活动,有这么多人看着,咱们可得争气啊。”这老北京的说法显然获得了底下一致的共鸣,大爷大妈们虽然不见得能进鸟巢看奥运会,但对北京的自豪变化还是乐见的。最后,会议成了个社会志愿者的动员大会。
瞧!这些可爱的人。
办好奥运,不仅在北京成为普遍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所有的热情的老百姓都将自己最美好的祝福努力送达北京。他们也许不清楚奥林匹克宪章的所有条文和伟大内涵,他们也坦承背不出所有承办城市的名字,但是他们坚信奥林匹克能让他们更快乐一些、激动一些、自豪一些、幸福一些,能做到这一点,奥林匹克对于一个普通人的改变其实已经足够了。
(责任编辑:徐秀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