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官方新闻

奥组委解读"节俭办奥运" 场馆投入不超130亿元

  在7年的奥运筹办过程中,北京到底花了多少钱?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好处?有没有兑现“节俭办奥运”的承诺?对于外界的诸多疑问,北京奥组委及北京市有关官员进行了解答。

  场馆投入不超130亿元

  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刘志介绍,从目前看,奥运场馆投资预计在130亿元人民币之内,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约占一半,另一半资金来自社会的融资,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捐赠。

这些投资包括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11个、建设临时性场馆8个,改造独立训练馆45个,这些场馆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新建或改扩建的。

  “这里不包括相关的配套设施,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会议中心、奥运村、媒体村等6处相关配套设施,因为这些设施都由企业自筹资金,赛后利用也由企业自行决定。比如奥运村,本身就是一个住宅项目。”刘志说。

  关于奥运会运行资金投入情况,北京奥组委财务部副部长沈毓云说:“虽然经过了调整和增加,但目前的预算还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自2001年以来,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城市交通累计投资1782亿元,能源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85亿元,水资源建设累计投资161亿元,城市环境建设累计投资172亿元。刘志说:“其中一些项目,比如地铁5号线、机场客运专线、官厅风电场工程、酒仙桥、吴家村等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都是北京‘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原定在2010年完成,现在是提前完成了。”

  百姓共享奥运福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市各项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申奥的成功进一步加快了北京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正在变成现实,”刘志说。

  北京市官员表示,奥运筹办的过程也是北京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除了北京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提高外,还加快了危旧房改造、城市建设拆迁和商品房开发、经济适用房建设等。由于路网的快速发展,北京市民的交通出行条件大为改善,北京地铁已由42公里发展到200多公里。

  

(责任编辑:丁伟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