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城市 > 奥运城市北京

展现"更开放自信" 奥运期间北京实行诸多新政策

  从某种意义上,北京时间有时要慢半拍,至少对于某些体育节目爱好者是这样。因为几年来央视一直沿用一个惯例,“为保证播出安全”,直播时采用30秒技术延时。

但这种局面即将改变:日前,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透露,奥运会期间,央视将取消直播延时。就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小琴评论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播。在这个全世界瞩目的时刻来改变直播方式,展现出中国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

  示威公园等待奥运示威

  北京的公园历来只是供人们游玩儿、休闲、娱乐、健身以及谈情说爱的地方,但在这个将要举办奥运会的夏天,它被赋予了一项新的功用:示威游行。

  北京奥组委7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证实,奥运会期间,日坛公园、世界公园和紫竹院公园将被专门划定为示威游行区域。“想表达自己意愿的人可以这么做。”奥组委安保部部长刘绍武说。

  许多人不敢相信这消息是真的。但这消息在奥组委的官方网站上登了出来。刘绍武部长进一步表示:“只要是经过许可的游行示威,中国的警方会依法保护集会游行示威人员合法的权利。”

  “因为奥运会期间要保证整个赛区的交通顺畅、环境优美、秩序良好,所以一般要请集会游行的人员到指定的几个公园进行。”刘部长向参加发布会的记者解释,“这也是其他一些国家通常的做法。”

  香港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将这一安排称作“一个惊喜”。《纽约时报》则称之为“一种突变”。而英国的《泰晤士报》说,这是北京跨出的“空前的一步”。其实早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办时,这个城市便已设立过“示威专区”,只不过远在怀柔。而这次的三个专区,紫竹院公园与首都体育馆仅隔一条马路。世界公园虽在南四环外,但离垒球赛场不远。日坛公园更是紧临多家外国使馆,与天安门广场相距不到10公里。

  “可是为什么要游行呢?”天津外国语学院大三女生小吴不解地问,“到时候这里哪国人都有,游行,对国家形象多不好。”这个出生于1980年代后期的女孩还从没见过真的游行。在她看来,就算有问题,也要等到奥运过后再说。

  她正站在世界公园大门前的广场上照相,背后是耸立着尖顶的城堡一样的西式建筑。园内还有美国白宫、林肯纪念堂、英国大本钟、法国凯旋门等仿真建筑。一家香港电视台主持人开玩笑说:“如果有人在这里游行,那不是看上去就像在美国白宫游行一样吗?”

  但在这座汇集了人们对西方和世界想象的公园内,“示威游行”似乎还是有些生疏的字眼。“什么是游行啊?”一个建筑工人的妻子张大姐问。她已经在这里断断续续卖了8年公园游览图。而日坛公园攀岩场所24岁的工作人员郝琦表示“对游行没什么概念”。不过如果真有人到时来游行,郝琦说他也许会去看看。但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个数百年前明清两个朝代的帝王祭拜太阳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人因为什么话题前来抗议。

  从幽静而满是绿意的公园望出去,东南方附近国贸区域的现代化大楼露出一角,那里汇集了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无数白领。公园内,古老的祭台与咖啡茶座、攀岩壁同在。也许,这个夏天,有着朱墙绿瓦的日坛公园还将融入一种新的元素:示威游行。

  “你知道,示威游行是浪费时间,”新西兰人罗卜耸了耸肩说,“全世界都一样,政府不会听你说什么。”

  据信,三家公园已经收到了上面的确凿通知,但具体部署还在等待相关指示。新华社就此发了篇英文报道:《北京示威公园等待奥运示威》。而香港《南华早报》的一篇社论称:“人们想抗议的议题是对是错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宪法说人们拥有抗议的权利,而这一权利必须得到尊重。”

  外刊“解禁”,一个符号的背后

  “北京欢迎你。”《北京日报》用醒目的中文在头版写道。而在不远处摆着的《纽约时报》上,懂英文的人可以从密密麻麻的英文中认出“反脂肪酸”、“布什”、“麦凯恩”等字样。

  一直以来被禁止进入中国大陆的许多境外报刊,在奥运会召开的这个夏季,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假期”。如今,在北京新闻中心的书报亭里,人们已经习惯了这几十种“解禁”后的境外报刊,与中国报纸摆放在一个架子上。

  第一排摆的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等,从第二排起,《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读卖新闻》等报纸依次排开。所有报纸都明码标价:《华尔街日报》25元,《日本经济新闻》50元,德文的《时代周报》最贵,要120元。当然,也有例外,《纽约时报》的封面贴着“仅供阅读”的字样,有钱也买不走。具体原因,销售者没有解释。

  这些报纸,除《纽约时报》外,几乎都是当天出版,每天下午4时,准时出现在中国的专用书报亭里。不过,店长李晓光表示,前来购买的主要是外国人,而这些报纸也不是每天都能卖出,除了卖得较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和《今日美国》外,多数报刊较少有人问津。

  在奥运为中国带来的新鲜事儿中,境外报刊格外引人注目。“解禁外刊就是解放自己。”一些媒体探讨其中的正面意义。

  普通市民也不用担心会错过这一短暂的解禁期。负责这一事宜的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负责人表示,普通中国民众“只要能进入这些奥运场地、酒店、机场”,就可以购买这些境外刊物。因为奥运场地只有持有票证者才能进入,因此,机场和酒店,成为多数人购买上述报刊仅有的选择。

  媒体从业者平客购买和阅读境外报刊的习惯,最早始于1986年。当时,他在海关工作,总是能“顺便”读到收缴的报纸和杂志。早在这次“解禁”前,平客就通过酒店零售点和订阅的方式,购买境外报刊,每个月要花销几千元。除了《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几份报纸外,多数报纸和杂志都可以买到。而且种类越来越多,购买也越来越方便。最初订阅时,他有时会突然被告知:报刊的某一期不能销售,并把钱退给他。不过,这样的情况后来越来越少。

  刚一看到境外报刊“解禁”的新闻时,平客心头一怔,但随即就平静下来。“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很多境外报刊,都可以在网上看到,过去的年代里存在的那些阻碍,早就不存在了。”平客说。在他看来,因为昂贵的价格和语言的阻隔,那些出现在报刊亭里印着外语的新闻纸,不会真正被广泛购买。它更像一个符号,而符号后面,该发生的事情,早就在发生了。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田禹)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