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之
生日:1982.8.28身高:1.96米体重:86公斤 谭雪 生日:1984.1.30身高:1.75米体重:64公斤 国家会议中心击剑训练馆迎来东道主 昨天上午,近几日一直沉寂的国家会议中心击剑训练馆头一次显得如此热闹,因为这个训练馆在7月27日开馆之后,首次迎来了东道主——中国击剑队。
按照计划,从昨天开始,中国击剑队的三个剑种将轮流进场训练,昨天,首先进入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的是佩剑。
在占据了5条剑道训练的16名中国佩剑“剑客”中,两位年轻人无疑是各媒体关注的焦点——王敬之和谭雪。奥运在即,这对剑客恋人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金牌。
王敬之 :我们不会让人失望
按照组委会的安排,中国队的训练被安排在上午9点至11点进行,但事实上,中国队一直练到了下午1点才“收工”。不过王敬之告诉记者,昨天的训练量与前几天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前一段集训非常疲劳,每天的训练量都很大,但现在我们正在逐步减少训练量,教练也开始根据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反应状况调整训练计划。”同时王敬之表示,搬到国家会议中心训练,会给队员们带来不同的感觉:“这里的场地非常大,而且都是全新的设施,在这里训练感觉非常棒。前一段我们在老山封闭集训了很长时间,所以现在来到这里觉得一切都很新鲜。”
击剑训练馆再往上走两层,就是本届奥运会击剑的决赛场,那条被称为“华山论剑”的决赛剑道,就是王敬之的目标。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年轻的王敬之显得很有信心。“我们都会尽量去忽视现实的压力,并且争取去做到最好。非常庆幸,我们拥有一名真正伟大的教练(鲍埃尔),他已经教会了我们很
多我们需要学会的东西,适合于我们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够保证我们在竞争中取得好的结果。”这个26岁的大男孩说,“我们拥有主场之利,而且很年轻,所以我们不会让人失望。”
谭雪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昨天王敬之的训练内容主要是与队友进行分组实战训练外,而由名将谭雪领衔的女队则利用各队都在国家会议中心训练的机会,与古巴、乌克兰等队的运动员过了过招。不过对于王敬之“训练量下降”的说法,谭雪却一点也没给男友面子:“训练强度很大,我们正在一步步地寻找比赛的节奏。可以说,我每天都有进步。”
佩剑是中国击剑队最有希望在北京奥运会上一圆金牌梦的项目,而在雅典夺得一枚银牌的名将谭雪则是中国女佩冲金的最大希望。尽管承受着外界不小的压力,但谭雪的心态却依然很放松,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找到排解压力的最佳途径。“我不觉得压力很大,我只希望可以尽自己所能争取胜利。现在教练会让我们做一些轻松的训练和活动,这些都很好地缓解了紧张气氛。”谭雪的轻松还来自于对自己实力的自信,“我认为我最大的对手还是我自己。我们进行了许多针对性训练,也看了很多录像资料,研究我们的对手。”
谭雪 坦言,东道主的身份为自己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我们可以比其他国家选手提前进入场地,而且我的家人还可能来现场为我加油,这些都是东道主的便利啊。”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孙元华
携手冲金
以爱的名义 林丹和谢杏芳是世界羽坛最惹眼的一对神雕侠侣,因为两个人各自把持着男单和女单世界第一的排名,北京奥运会双双夺金,是他们最美的奥运梦想。中国击剑队中也有这样的金童玉女,谭雪和王敬之作为中国击剑队的顶级剑客,双双挥剑遥指金牌。
同是天津人,都对佩剑情有独钟,谭雪和王敬之因无情之剑生出多情之爱。起初谭雪说起王敬之还显得十分害羞,但是当两人双双带着多哈亚运会个人和团体两枚金牌返回天津的时候,谭雪终于明白两个人在一起的力量有多强大。如今,谭雪的目标直指北京奥运会金牌,而王敬之则是中国男子佩剑冲击奖牌的希望。也许,两个人也能双双携手拿回金牌,为两个人的剑客生涯增添亮色。
谭雪 曾非常质朴地表示,北京奥运会是两个人的重中之重,“结婚的事情,等到2009年再考虑吧”。携手冲金,这就是他们的爱情宣言。宗合
为适应赛程改变就餐时间 剑客们21时才吃晚饭 新华社北京奥运专电(记者陈威华、冷彤)中国击剑队选手昨日透露,为适应奥运会比赛的需要,击剑队已经更改了就餐时间。中国佩剑队当日在击剑馆进行了正式开馆以来的首场训练,一直练到下午1时左右。男子佩剑选手仲满在训练结束后透露:“为了适应赛程需要,我们现在下午2时吃中饭,晚上9时才吃晚饭。”1983年出生的仲满表示,他没有任何压力,只希望能打出个人的最佳水平。他说:“我对比赛本身没有很高的期望,能走多远算多远。”
仲满称,他仔细研究过比赛的出场名单,每天都会观看比赛对手的录像资料。“我们很注重研究对手,队里把备战的重点放在团体项目上。”他说。奥运会击剑比赛将从8月9日开始,决赛一般于晚上8时多结束。
(责任编辑:zhang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