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施丹丹 实习生 张蕾
本报讯 一个厚竹片编成的球形“滚灯”,在腰间灵活翻转,在空中上下抛掷……这个考验臂力和技巧的表演,是“余杭滚灯”。从今年4月至今,萧山绍剧团的邵佳伟等12名演员,每天都要反复训练这些动作。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正式开始前,“余杭滚灯”节目将献演3分钟。届时,邵佳伟他们将作为滚灯队员,在“鸟巢”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功夫”。
“余杭滚灯”是我省唯一入选节目
“余杭滚灯”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发源于原余杭县翁梅乡一带,是一种在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包括缠腰翻滚、金猴戏球、旭日东升等九套27个动作,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北京奥组委多轮筛选,“余杭滚灯”以其“大气磅礴、激情雄健”从全国各地推荐的13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节目。这也是我省唯一入选开幕式文艺表演的节目。
绍剧团武生成为“滚灯队员”
“余杭滚灯”虽是竹编,但要把这个三四公斤重的圆球上下翻转抛掷,没有扎实的功底还真吃不消。
今年4月初,浙江省文化厅从全省抽调“功夫”演员加盟“余杭滚灯”的表演班子。经过筛选,萧山绍剧团有12名年轻男演员入选,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台上能连续翻上好几个跟斗的武生。
入选后,萧山绍剧团的12名演员与其他60余名滚灯队员一起投入紧张的训练。从“滚灯”的基本功到各种高难动作,他们一步步适应、熟练,技艺日益精湛。
7月27日,他们启程赴北京,开始了在“鸟巢”的现场集训。
每天凌晨在“鸟巢”排练
昨天上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正在北京训练的队员之一邵佳伟。
“现在我们刚从‘鸟巢’回来,这几天,每天凌晨都要去‘鸟巢’等待排练。”电话里,邵佳伟的声音听着有些疲惫,但一提到“鸟巢”,就立即兴奋起来。
“‘鸟巢’里面很大,很漂亮。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表演时间从下午6点开始,8点前结束。我们这些负责暖场的节目都在跑道上表演,‘余杭滚灯’节目被排在了第一个,还是正对主席台的呢。”
邵佳伟说,在排练中,大家经常被“滚灯”竹片刺伤,手掌磨出了老茧,手臂也都是淤青。7月29日凌晨,北京下起了大雨,他们冒着大雨进行排练。虽然训练很艰苦,但是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激动。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表演,是所有演员的梦想。这次虽然无法展示自己的本行当绍剧艺术,但‘余杭滚灯’也同样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浙江。”邵佳伟说,“我们要献上最精彩的表演,让全世界观众真正领略到我们浙江民间舞蹈的精彩。”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