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郊。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的一家寻常旅店。6月25日起,这家旅店周围的市民十分惊讶地发现,仿佛一夜之间,平时安静的旅店住进了一群外地来的花季少女:她们清晨即起,在旅馆的院子里跑步、压腿,练一些舞蹈动作;早饭后,会有一辆大巴车将她们接走;深夜,这辆大巴车再将她们送回来……
市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住在他们隔壁旅馆里的这些女孩们,将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垫场”的文艺演出,她们每天早出晚归进行刻苦训练。
“多累都值得”
面对记者,15岁的小王还是有点不太自然。虽然年龄不大,她在舞蹈学校却是一个“元老”了。记者见到她时,她刚被大巴车从训练场地送回来。“累死了。”她跟其他姐妹抱怨说。然后笑着对记者说:“我们有这个机会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是很难得的,我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加紧苦练,多累都值得。”
小王告诉记者,她们这些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演出的演员们现在排练的地方在总政歌舞团,每天排练八九个小时,有舞蹈大师指点,每个动作都重复无数遍,不能出任何差错。来自呼和浩特艺术学校的舞蹈队是清一色的孩子参加演出,在排练时,她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蓝色手绣舞蹈裙。
这些来自草原的女孩们最擅长的是民族舞蹈,但这次奥运会开幕式前演出的却是中国古典舞蹈,伴奏的音乐也不是女孩们熟悉的马头琴,而是中国古筝。“虽然这不是我们的特长,但大家底子都很好,也就学得特别快。”
每天带演员们去排练的呼和浩特艺术学校老师薛鹏透露,该校舞蹈演员来了70多位,全是13到16岁的女孩,她们将参演一个名为《中华礼乐》的大型舞蹈节目,除了该校这些演员外,还有北京舞蹈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12家单位的600多名演员。“伴随着中国古典音乐,600多个花季女孩怀抱2米多长的古筝,美丽地起舞”。
小王偷偷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学校来了90多个女孩参演,但有将近30个同学不适合这个节目,被送回去了,挺可惜的。”有工作人员管他们吃饭,有时候在旅馆吃,有时候在训练场地总政歌舞团吃,一桌10人,八菜一汤。
为什么是她们?
创立于1979年的呼和浩特艺术学校名气已经飞到草原之外,该校以草原民族特色的舞蹈为教学特色。在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该校两支舞蹈(男舞蹈队演出的节目是《雄鹰展翅》,女舞蹈队演出的节目是《时代节拍》)赢得海内外观众好评,也给晚会的策划者北奥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8年6月,艺术学校校长王文曜接到北京来电,说选中他们学校的舞蹈队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演出(2005年,北奥公司与其他两家公司联合中标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舞美设计,该公司总经理路健康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制作总监),让他们迅速组织人马于6月25日前赶到北京参加排练。
王文曜校长欣喜若狂:“这可是艺术学校发展史上千载难逢的大事!”赶紧挑选演员90多人,由副校长乌日格和指导老师薛鹏带队,乘大巴车浩浩荡荡开往北京。演出当然是义务的,但吃住行一切都由北京来安排。很多孩子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北京。看奥运会是他们最大的人生梦想之一,没想到这个梦想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可能是出于保密考虑,孩子们住的地方被安排在了北京南三环一个很不起眼的巷子,记者也是几经周折找到了这家114查不到电话号码的旅馆。刚开始这些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前演出的孩子们曾对这里很失望,因为她们觉得这里跟想象中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北京不太一样,她们甚至觉得这里跟呼和浩特郊区没什么区别。但印象很快被改变了,在她们到总政歌舞团参加排练之后,尤其是在她们参加“鸟巢”的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演出彩排之后。“我们都感觉这次见了大世面。”小王说。
副校长乌日格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全部的时间都用在排练上了,除了总政歌舞团和‘鸟巢’,我们还没有去过北京其他任何地方。等开幕式演出结束后,再带她们看看北京吧。”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