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鸟巢之夜已经落幕,这场国人叫好的开幕式,张艺谋是否满意?他付出了怎样的艰辛?10日,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将揭秘张艺谋的幕后故事。
【雅典八分钟】
我只有选择沉默
4年前,张艺谋不仅是雅典奥运会的看官,还将为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做准备。
踌躇满志的张艺谋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交出了一份答卷,一个向世人展示中国风采的“雅典八分钟”成为国人眼中的“张艺谋之滑铁卢”。在奥运会上初试刀锋就恶评不断,张艺谋此时选择了沉默,“大家有这么多说法,我为什么很默默无闻地承受这些?因为中国人太重视‘雅典八分钟’了,它是集体的一个结晶,不是我张艺谋想这样做就可以这样做的。而且我认为它也达到了既定目标,虽然与大家所期待的目标相去甚远。”
张艺谋所说的既定目标,就是在外国人眼中迅速建立了熟悉感,“这八分钟,拿出去的是一个公共信号,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熟悉感,而不是建立陌生感。这个是集体讨论的决定,我认为这个讨论决定是对的”。
【迷惑了一年】
我们才找到方向
面对压力,面对非议,张艺谋保持了足够的平静。2006年,接过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聘书的那刻起,张艺谋就把2008年8月8日鸟巢之夜成功与否的评说权交给了观众。
因为要做出与众不同的东西,也无先例可借鉴,导演组曾经迷惑过一年,“导演团队将开幕式的突破点选择在了多媒体数字技术上,并考虑结合传统的舞台、团体操等进行立体的展示。从空间上寻找突破经历了很长时间,刚开始时,有‘老虎吃天’的心态,走入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误区。经过一年左右的摸索,逐渐回到了务实”。
【没用上的是金点子】
这种遗憾刻骨铭心
虽然叫好声一片,但是张艺谋说,“艺术就是表达梦想,因为是梦想,所以有些东西也是难以表达的,是遗憾的。”
导演组设计的第一套方案中,并没有恢弘的人海战术,而是用简单的画卷表达中国文化元素。张艺谋说:“也是一个画卷,它的卷轴要从鸟巢的顶部直泻而下,通过地面,再漫出鸟巢。遗憾的是,因为经费、技术等原因,这一方案最终被搁浅。
张艺谋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等事实证明,我们没有采用的点子才是金点子”。因为在策划初期,每天都有许多好的构思和想法汇集到导演组,常常觉得这个点子比那个点子好,那个点子比这个点子还好,等到被证明是真正的“金点子”时,制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这种遗憾是刻骨铭心的”!■记者 袁欣实习生 黄倩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