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总导演张艺谋频繁出现在媒体面前,耐心地向大家揭开了开幕式背后的种种秘密——
关于画卷与画作
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开幕式的基调——浪漫、梦幻,立足点是以写意的国画、以中国独特的卷轴作为表现手段。
画卷的想法是怎么实现的呢?说起来也很简单,是地面的大屏幕在放映的时候,一点一点地分段放映,两个卷跟它咬合、自转,严密配合而成的。
创意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要在现场完成一幅作品。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行为艺术。这幅画20米长、11米宽,一共只准备了两张这种特殊的纸,3次彩排用的是同一张。还真没给它起名字,如果要让我起个最好的名字,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因为它是由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最优秀的运动员共同完成的,它形象、直观地表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幅画是无价之宝。至于它的去处,按我的设想,要么放在奥林匹克博物馆,要不然就拍卖,拍出特别好的价钱,为北京奥组委作贡献。
关于主題歌《我和你》
奥组委用了好几年时间征集歌曲,共征集了几万首,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好像很多歌曲的作者都是沿着汉城奥运会《手拉手》的那条路走的,我也是,但发现“堵车”了。在一个特别的时间,我们听到了《我和你》这首歌,当时就觉得很美。这首歌的词、曲很平实,非常上口,而且让人很感动。
决定让莎拉·布莱曼演唱主题歌是在20天前决定的。主题歌叫《我和你》,我们希望站在这个漂亮地球上面的,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一男一女。中国歌手是刘欢,音乐总监陈其钢认为莎拉·布莱曼的声音很适合,中国观众也很熟悉她。最重要的是,她的歌声、形象都符合这首主题歌的要求。我们得到了她在第一时间的反馈,她马上扔下所有的工作来北京。
关于选择李宁
选择点火人是有特殊要求的。首先我们不大可能邀请一位现役运动员,因为他要在高空做高难度动作,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第二,他是获得过崇高荣誉的;第三,我们希望首选的是体操队员,因为他有形体的控制能力,接着我们扩大到跳水等项目。经过国家体育总局的推荐,我们最后选择了李宁。起初备选人是许海峰,但因为他特别忙,再说他是练射击的,后来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了第二位备选人熊倪。他一直跟着李宁排练,这是B角的无私奉献。
李宁特别努力,最近每天基本上凌晨1时到鸟巢训练,他在空中转1圈500米需要3分10秒,转完1圈下来,他要休息1个小时才能练第二圈,非常辛苦。完成这样的表演,毕竟还是跟体操、跳水都不一样,它是钢丝下的动作:用三道扣将他身体垂直地吊起来,然后像跳伞一样,到空中拉掉一个扣,一下把身体摆正,这时火炬不能脱手,身体也不能失衡,摆正之后变成横向开始飞奔。当天李宁表演得很完美。
“凤凰点火”一度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但国际奥委会规定最后的点火一定要由运动员完成。如果我们采用凤凰点火,那凤凰就成为第八棒了,所以我们就用了现在这个创意。
关于花钱与担心
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和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4个仪式加起来花的钱都没有多哈亚运会开幕式一个仪式多。我们有一个口号是“节俭办奥运”,实际上是花了最少的钱办了最大的事。
最担心的当然是点火了。因为点火排练跟所有影像合成在一起只有两次。李宁拿着火炬上升时,因为气压和风,有那么几秒钟好像觉得火要灭了,我当时脑袋“嗡”地一下就大了。幸好跟排练一样,它没有灭,只是暂时的一个视觉现象。
驻京记者 王亦君
(本报北京今日电)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