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退役,三次复出,苏州姑娘陈艳青今天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历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卫冕奥运冠军的女子举重选手。
“下一届奥运会?还是交给年轻人吧”,陈艳青赛后面对记者调皮地吐了下舌头,“我已经说了三次退役,结果每次都发生改变,所以未来的打算,我也不好意思说了!”
最大把握
连续三天,刘鹏、崔大林等中国代表团领导都出现在举重馆。
今天先进行的抓举比赛,其余选手最高成绩也就95公斤,等到陈艳青出场,第一把就是100公斤。挺举同样如此,她第一把130公斤,就基本锁定了冠军。
教练曹新民表示,陈艳青确实有举重的天赋,“陈艳青天生就适合练举重,她柔韧性特别好,力量又大,技术一直比较稳定。最可贵的是,她练举重18年来没有大的伤病,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陈艳青自己觉得,懵懵懂懂的三次退役和三次复出,无意间让她找到了状态,“这么多年一直在练和不练间反复,退役后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等再复出后,身体和心理状态更好。我这次真正恢复训练已经是5月份了,可能我的训练效率比较高吧。”
最高学历
陈艳青三次退役后,都选择了到苏州大学读书,现在是在读的心理学硕士。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历,让陈艳青和其他运动员有些不一样。最起码,在接受采访时,陈艳青知道媒体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需要表达什么。
在学会轻松应对媒体之余,心理学对陈艳青的训练也帮助很大。8月3日举重队忽然搞了一个测试赛,流程和规格完全按照奥运会设置,体育局领导也忽然现身。面对如此“意外”,很多小队员吓得无法发挥水平,心理素质过硬的陈艳青却从容应对,成绩超过三项奥运会纪录,确保自己入围奥运阵容。
“谁的心理素质好,能保持平和冷静的心态,谁就能超水平发挥,举重关键时刻是一口气,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支撑。”陈艳青告诉记者,奥运会之后她希望继续读心理学博士,成为中国第一个博士运动员。
最懂感激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陈艳青激动地说:“雅典奥运会时,我以为这块金牌属于我一个人。现在我知道,这块金牌属于所有支持过我的人。”
“从雅典到现在,我有过很多退缩、消极的时候。”陈艳青说,“我特别要感谢我的教练曹新民。我心情差的时候,就把教练当‘出气筒’,发泄好了,又会乖乖去训练。他一直带了我18年,真的谢谢他!”
“其实每一年,我都有过要退出的念头,最长的一次我停止训练有5个月,说起这些来我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坐在记者们面前,性格直爽的陈艳青就像是和朋友们聊天一样,坦然道出了自己曾经的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体力和精力肯定不能和以前相比。所以,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陈艳青目前任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她说这次真的要离开了,“下一届奥运,肯定是留给年轻人了”。可是,谁又能真的知道未来呢?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