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国界的奥运会是国际盛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共同目标下,更多的华人运动员也回到“娘家”参加北京奥运会。当听到现场解说员播报他们的华人身份时,热情的中国观众认可他们的生活选择,认可他们的拼搏奉献,在“血脉相连,同是一家人”的感召下,给予他们最热烈的掌声。
谭凯文:给予主场待遇
昨日上午在国家体育馆进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现场观众除为夺金的中国男子体操团队欢呼外,当竞争对手美国华裔选手谭凯文出场时,也引起了观众席上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27岁的谭凯文出生在一个华人移民家庭,父亲谭幼亮是早年从中国台湾移居美国的工程师。他从7岁开始进行体操训练,2005年代表美国队参加了体操世锦赛,并在2006年世锦赛上担任了美国男队的队长。作为美国体操队中惟一的华裔选手,谭凯文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吊环选手之一。在北京奥运会上,谭凯文除了参加团体赛外,还将参加单杠、双杠、鞍马和吊环的单项比赛。首轮比赛中,压轴出场的谭凯文在自己的最强项吊环上获得了15.725分,赢得全场喝彩。
美国队表现还不错,最终取得了铜牌。
栾菊杰:打出“祖国好”横幅
195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栾菊杰有着“东方第一剑”的美誉,1984年获得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并当选为建国35年以来杰出运动员。1984年,处于运动巅峰状态的栾菊杰出国,并移民加拿大,以教击剑为生。为了参加北京奥运会,栾菊杰从2007年初开始,转战世界各地参加艰苦的奥运积分赛,最终拿下了整个北美洲两张北京奥运击剑入场券中的一张。她以半百的年纪出征奥运本身就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
栾菊杰表示,她参赛的目的在于真正享受击剑之美。让击剑馆现场观战的观众惊异的是,栾菊杰取得1/32决赛胜利后,在比赛场上高举起“祖国好”的红色横幅,向现场观众表达心迹。此时,全场观众起立为这位昔日中国英雄鼓掌欢呼!
她打横幅是想告诉所有人:“我还是栾菊杰,过去20多年里,我在加拿大做得不错,这次也争取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让大家都看到了,中国人不管在哪里,只要是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
本报北京快电 本报特派记者 刘高威
李东华:“瑞士屋”贵宾
日前,记者曾去瑞士体育代表团的大本营“瑞士屋”探访,在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中,有一段描述李东华的文字,文中称“庆功宴上,将有一位神秘的华裔贵宾来这里做客”。这位华裔贵宾指的就是李东华,如今他已经成为中国和瑞士友谊的纽带。
李东华1967年12月1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他于1988年与一位瑞士女孩结婚,女儿1996年出生于瑞士,巧合的是,女儿的出生日期和李东华的生日同月同日。这一年,也是李东华职业生涯的转变期,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他代表瑞士参赛并赢得鞍马金牌,打破了瑞士45年没有奥运会金牌、100年没有奥运体操金牌的历史,成为瑞士英雄。
今年年初,瑞士联邦政府正式任命李东华为北京奥运会瑞士代表团特使,李东华说:“自己在中国出生长大,是中国国家队把他培养成一名优秀运动员。他现在的优势是拥有两个家:瑞士的新家和中国的老家。”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