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担心去场馆会迟到”
“北京奥运会的交通服务让人十分放心,我从来不担心去场馆会迟到。这些天到射击馆比赛,场馆离奥运村比较远,但只要我坐上班车,就一定能在准确的时间到达。顺便说一下,北京城真是太大了!”说起北京奥运会的交通保障服务,来自墨西哥的女运动员娜塔莉娅赞不绝口。
北京射击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西山脚下,西五环路边,是北京城区内离奥林匹克中心区最远的比赛场馆之一。笔者这些天几乎每天坐班车往返于主新闻中心和射击馆之间,白天班车每20分钟一班,路程虽长,却从来没有晚点过,每次单程时间都被精准地控制在规定时间内。
对北京奥运会的交通组织,捷克记者马雷斯也有同样感受,他说:“我每天都会看地图,注意到我们的班车路线都是精心挑选好的最快路线,而且有专门的车道可以行驶。北京在这方面做得真的很出色。”马雷斯竖起了大拇指。
保证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交通便捷顺畅,是北京奥运会交通保障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奥运会开幕以来,北京赛事交通保障有序、顺利。”北京奥运会赛事交通服务分中心总调度室总调度梁建伟告诉笔者,国际奥委会相关人士已多次表示,北京奥运会赛事交通组织非常“出色”。
提供24小时交通保障服务
“我们提供24小时交通保障服务,确保运动员和随队官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记者与其他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能安全、顺畅、准点抵达他需要去的地方。”梁建伟说。
梁建伟介绍,北京奥运会在北京地区就有31个竞赛场馆和45个独立训练场馆,参赛形式又分集体项目和非集体项目,住在奥运村的就有来自全世界的1.8万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2.2万名注册记者分住在两个媒体村和42家媒体酒店,“这使得奥运会的交通组织非常复杂,交通保障服务地点必须精细到‘点’,时间必须精细到‘分’,对象必须精细到‘人’。”
目前,北京奥组委服务于奥林匹克大家庭各注册客户群的大客车有1660辆,小客车有3245辆。对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交通需求,集体参赛项目可以提前预订,组委会随时安排专门班车;对非集体项目,已根据项目的详细赛程安排,制定了精确到分的班车时刻表,并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批准,“现在我们严格按照班车时刻表进行指挥调度,并根据赛程临时变化及时调整,最重要的是一分钟也不能耽搁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
在两个媒体村和42家媒体酒店与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之间,组委会安排有24小时班车,白天20分钟左右一班,夜间一个小时一班。而从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到31个竞赛场馆,根据赛程每半小时安排一班媒体班车,第一班车要求须在比赛开始前3小时抵达比赛场馆,最后一班车须在比赛结束后3小时从比赛场馆返回。
交通服务增加了为接受兴奋剂检测的运动员和参与此项工作的技术官员提供交通服务的任务,保证了每一名接受检测的运动员完成检测后,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及时返回奥运村。
专用车道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从这些天的实施情况看,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对保障运动员的正常比赛和训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梁建伟说,北京在二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等城市交通主干道施划了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在7月20日至9月20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专供奥林匹克车辆通行。随着奥运会赛事逐步全面展开,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从这段时间运行来看,专用车道的设置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很少有违规借道或穿行专用车道的现象发生”。
同时,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还采取机动车分“单双号”行驶、企事业单位错时上下班等临时措施,保障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便捷出行。
截至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累计达到200公里,“从机场进入城区不超过半小时”、“80%的比赛场馆可以通过地铁到达”的承诺已成为现实。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