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辽宁8月16日奥运专电(记者王炳坤 仲蓓 陈光明)她们来自同一个城市,说起话来都带着浓重的东北音,都是一头短发,都不爱穿裙子,比赛时爱大喊大叫,进攻逼人……杜婧、于洋这对有着"姐妹花"之称的羽坛新秀,在15日晚举行的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勇夺金牌,写下奥运史上一段佳话。
大赛前后,记者来到辽宁鞍山跟踪采访两名小将的家人、朋友、教练,了解这对"姐妹花"成长的故事。
杜婧爸妈赛前合影
同城姐妹都来自钢铁工人家庭
女双决赛前夕,记者来到辽宁鞍山,提前采访杜婧、于洋的家人。谈起她们成长的经历,两家人在大赛之前很难得的寻到一丝轻松。
记者:杜婧、于洋是合作多年的搭档,而且你们两家都在鞍山城南,相距不过三四公里。去省队和国家队前她俩认识吗?应该有不少共同点吧!
周丽(于洋妈):相同的地方那才叫多了。于洋爸和杜婧爸是一个单位的,都在鞍钢矿业公司东鞍山铁矿,而在早年,两个孩子的爷爷也同在这家企业工作,而且还同一个车间。
记者:两个家庭是如何让孩子选择打羽毛球的?一开始有没有尝试过别的?
孙桂兰(杜婧妈):一开始也没有想这么远。当时杜婧在矿山子弟小学念书,学校有两块羽毛球场地对外开放,收费很低,而我年轻时是市体校的排球队员,有空就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打打羽毛球,时间一长,她就喜欢上了。平时我和她爸都要上班,没人带孩子,杜婧有时间就跑到球馆看球、检球,有机会就打上几拍。2年过后,去那里打球的很多大人都不是小杜婧的对手了,9岁那年,我们在周围人的建议下领孩子去市体校试训,就这样走上了打羽毛球的道路。
周丽:于洋从小就活泼、爱动,别的女孩喜欢裙子、布娃娃,可她却喜欢穿男孩衣服,过生日时的礼物也要玩具枪和变形金刚,可拿到手不到几天就悄悄拆掉,然后又自己安装上,典型的男孩性格。看到小于洋身体素质棒,领孩子在市体校训练乒乓球的于洋姨妈给我俩出主意,让试一试让孩子搞体育,结果我们也找到了张强。
记者:训练过程中一定少不了困难,作为家长,你们有没有想到过放弃?
周丽:于洋爸是厂里的集体工,后来因为患病回家待岗,收入微薄,我也一度从企业下岗,因此小时候的家庭条件可以说给孩子增添了不少困难。你也知道,要走体育这条路,开支其实比学文化课高出许多,购买体育装备不说,平时还得吃多吃好,补充营养,有时候外出比赛,我们娘儿俩在老师带领下自费过去,买不起卧铺票,几天几夜的火车都只能坐硬座。在市体校时,有一次于洋训练把脚给崴了,回家休息了1个多月,当时我思想上产生动摇,打算退队。张强教练听说后主动登门,苦心劝说,又把于洋拉了回去。
孙桂兰:杜婧13岁前就连续3年获得女单全国少儿组冠军,1997年调入省队集训一段时间后,教练提出孩子一边学习一边训练,既辛苦,又影响技术提高,让我们下决心让孩子走专业这条路。当时我和她爸有很多顾忌,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万一打球出不来成绩怎么办?后来我们还是征求杜婧的意见,她的态度却很坚决,"我实在太喜欢羽毛球,根本舍不得放下拍。"
记者:杜婧、于洋都来自工人家庭,你们觉得周边氛围和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丽:小时候于洋一半由爸妈带,一半由姥姥带,可能受两种氛围影响的原因,孩子性格活泼开朗,走到哪里都能和队友打成一片。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这却让于洋格外独立、懂事,几岁时跟姥姥吃饭,就会把好菜往姥姥那边放。13岁以后她一直在外训练比赛,几乎没有为想家而哭鼻子,每次打电话回家也是"报喜不报忧",鼓励的话多,极少有抱怨。我们都很庆幸,这样的家庭并没有束缚住孩子乐观、向上、开朗的性格。
杜永富(杜婧爸):杜婧小时候我就常说,人做事要认认真真,能吃下多大苦,就能有多大回报,因此她做啥事都不打折扣。在市里训练时,与她同队的孩子爬山都少不了偷懒,到了半山腰就开始玩;而她却实实在在,每次爬不到山顶不下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