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十六日电 中新社记者 陈建
“铁榔头”郎平昨晚率领美国女排在中国领导人和体育迷眼前击败中国女排,“海外兵团”再度引起舆论关注。
部分体育人难以接受,昔日中国女排领军人物郎平,现在率领美国队击败中国女排。
二十年前,郎平是中国的“国宝”,但在中国融入世界的今天,她被看作世界排球运动的骄傲。
二十年前,作为国手的她,理应为国效力打败任何一直外国球队。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今天,忠诚排球事业的她率领任何一支外国球队打败中国女排亦不足奇。
中国打开国门,融入世界,人们在迈向世界获取名誉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国宝”也在全球范围升值,他们同样可以给别国带来名誉,包括战胜中国队。
体育无国界,知易行难。这些身怀绝技的世界级人才出现在对手的阵营中,可以引发中国体育人的有益思考:
——是否学习“郎平们”的成功经验,用更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手段提高选手的训练水平?
——是否理解“郎平们”的职业追求,世界大赛上“中国人打中国人”反而是中国体育人才的璀璨?
——是否调整原有的人才选拨观念,不断摈弃“山头主义”、“地域主义”、“学历主义”、“听话主义”、“官本位主义”等等山寨式的人才选拨标准,留住中国的世界性人才?
体育关乎国家名誉,也关乎事业追求。国家名誉是民族的,事业追求是全球的。既然已经融入全球竞争,那么,中国体育就应该善待全球性的人才,更应该善待本国的世界性人才。只有对体育事业孜孜以求的人才,才能为国家和民族带来更大的名誉。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