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后的陈一冰(右)和杨威(左)互相庆贺。本报记者于文国摄
陈一冰:练体操因为“身体太弱了”
何可欣:最高奖台上的“最矮”选手
与17日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首个比赛日的争夺不同,中国体操队在今晚并没有像前一天那样“四面出击”,只参加了其中的两项决赛。
但最终的结果却只能用“完美”来形容———男队的陈一冰在吊环比赛中毫无悬念地夺得冠军,捍卫了自己“吊环王”的荣誉;而在首日比赛中功亏一篑的女队也重振旗鼓,16岁的北京“小丫”何可欣在高低杠比赛中“拼”得一枚金牌。
一日双金,中国体操队在延续着开赛以来出色表现的同时,也以7枚金牌的成绩打破了体操队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单届夺得5枚金牌的最佳纪录。
陈一冰今晚的体操男子吊环决赛,第7个出场的陈一冰最终稳稳地钉在了地上,纹丝不动。16.600分,陈一冰用最完美的表现获得了冠军。
陈一冰的这块金牌,是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李宁之后,中国选手经过24年后夺得的又一块奥运会男子吊环金牌。
李宁夺得男子吊环金牌的时候,陈一冰还没有出生。
以力量见长的吊环冠军,竟然是一个“早产儿”。陈一冰的爸爸说:“一冰是5岁的时候开始练体操的,那时候想让他练体育主要是因为身体太弱了。一冰是早产儿,一出生就被放进了保温箱,一个星期才出来。”
走上体操之路的陈一冰训练非常刻苦。2001年,陈一冰入选了国家队。2005年,20岁的陈一冰开始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并且在巴西圣保罗世界杯分站赛的吊环项目中夺冠。2006年,21岁的陈一冰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
北京奥运会上,全面的陈一冰在男团决赛中出色发挥,帮助中国体操队时隔八年再次夺回了奥运男团金牌。
今天,当终于拿下了自己最看重的吊环金牌,走上领奖台的陈一冰激动万分。他高举双手,伸向天空,奋力地挥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集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三大冠军于一身的陈一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吊环“大满贯”得主。
鲜为人知的是,陈一冰在赛前没有想到金牌会来得如此容易,他本来还准备了一套难度系数高达7.4的动作,“不过预赛后就已经没必要用了,我相信我有夺金的能力。吊环金牌是我个人的最高荣誉,我等待这一刻已有很长时间了。”
何可欣
身高1米42的何可欣是整个中国代表团中最矮的选手。但在今晚的北京奥运会体操高低杠比赛中,16岁的北京小姑娘却用高难度的动作征服了对手、征服了裁判,登上了最高的冠军领奖台。
作为决赛第一个出场的选手,压力之下何可欣整套动作完成的非常精彩,得到了16.725分。随后出场的女子个人全能冠军、美国的柳金也获得了16.725分,按照新规则的同分比较,何可欣的有效分扣得比柳金少,因此力压对手,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低杠公主”。另一位参赛的中国选手杨伊琳以16.650分获得铜牌。
何可欣赛后表示,她上场之前根本没想能不能拿下这块金牌。“因为越去想它压力就会越大。”何可欣说,“我最高兴的就是给观众们表演一套漂亮优美的高低杠,能不能拿到金牌并不重要。”
1997年,当时才5岁的何可欣开始练习体操。8岁时,何可欣被什刹海体校挑走,两年之后又进入了北京队。不过从北京队到国家队,何可欣却走得很辛苦。
据国家体操队教练介绍,当时教练组去北京队选人,总觉得何可欣哪儿都是弯的,动作也不好看,但她倒过来时身体姿态还算可以,最终就凭着这一点,何可欣终于进入了国家队。
在国家队里,何可欣在高低杠上的天分很快显露出来。年初的体操世界杯多哈站,初出茅庐的何可欣凭借一套高难度动作惊艳全场,拿到了自己的首个世界冠军。
“就像教练说的,只要每一个动作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夺冠就没有问题。”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何可欣终于站在了北京奥运会体操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何可欣 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8月18日,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高低杠决赛中,中国选手何可欣获得冠军,另一名中国选手杨伊琳获得铜牌,获得银牌的是美国名将娜斯佳·柳金。本报记者于文国摄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