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4日奥运专电(记者杨金志、周欣)23日下午,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里,一名日本选手在花样游泳比赛中突然短暂虚脱,两名救生员迅速跃入水中施救,运动员安然无恙,赛程未受影响。“水立方”赛事运行的应急反应令人印象深刻。
“单有完美的建筑不一定能提供完美的比赛,设施硬件固然重要,服务软件也非常关键,”北京奥组委游泳项目运行团队竞赛主任袁昊然说。
从8月9日到23日,“水立方”接连举办了游泳、跳水和花游三个项目36场精彩比赛,一天没有间断。随着男子10米跳台决赛于23日晚上结束,“水立方”承办的奥运赛事全部圆满结束。
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运行团队成立于2007年6月,运行理念始终是“竞赛为核心,场馆为基础,属地为保障,安全为前提”。就拿应对突发事件来说,运行团队的考虑大到自然灾害和人为袭击,小到运动员证件丢失和班车晚点。“比如运动员意外损伤,除了虚脱、昏厥或溺水外,还有跳水运动员‘打板’等情况,美国运动员洛加尼斯在1988年奥运会上就出过这种事,”袁昊然认真地说。
观众能看到的是精彩的比赛,运动员能感受到的是心无旁骛地比赛,这一切的背后,是事无巨细的“琐碎”服务。“水立方”竞赛组织综合事务经理刘洵岚说,竞赛组织部门需要保障所有办公设施齐备,安排所有人员的工作计划、餐饮和考核,提供运动员服务、信息服务、官员服务,乃至拟定班车时刻表。
“水立方”新闻运行经理李嵘告诉记者,由于赛事密集,有时候一个上午就要举行10场新闻发布会,而组织这些发布会的幕后工作量更是巨大。这一年来,家在上海的李嵘绝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北京。
工作越是琐碎,越是不能出现丝毫纰漏。刘洵岚给记者列出了两组数字:游泳赛事有160多个代表团参赛,900多名运动员,加上官员共1500人左右,他们要给每个队伍发出发名单、成绩单、决赛秩序单;“水立方”里有1200多个本项目运动员座席和200多个非本项目座席,他们每天都必须排好座席表,各个代表团的座席必须来回轮换。
奥运会游泳赛事有1000多名志愿者,其中仅竞赛部门就有350多名,大量直接工作需要志愿者来完成。他们中有高校学生,有从广东等地报名过来的,还有海外人士,背景各不相同,组织和培训工作相当繁重。工作从招募、面试开始,经过多轮普通培训、场馆培训、专业培训、岗位培训,最后到配岗、上岗、制证、排班。为了培训志愿者,竞赛部门专门出了厚厚一本教材。
北京奥运会游泳项目运行团队不仅要负责“水立方”赛事,还要主管在顺义水上奥林匹克公园举行的马拉松游泳比赛和在英东游泳馆举行的水球项目。“别看马拉松游泳比赛只有2场,但它是一个首次进入奥运会的全新项目,准备工作相当繁重,从场地布置到颁奖仪式都是从零起步,”刘洵岚说。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