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黄 嫣
昨晚,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决赛中,火亮用一个不太漂亮的入水结束了自己首次奥运会个人比赛。而在古美西路上的火亮家人,心情也随之跌入谷底。
平均一年只和家人通5次电话
在火亮跃入水中的一瞬间,火亮的父亲火志刚原本一直紧攥着的拳头突然放松了。
昨天比赛进行到最后一轮,火亮其实已经与冠军渐行渐远。最后一跳,在澳大利亚选手马修·米查姆跳出112.10分、跃升至第一的时候,火亮必须跳出满分才有可能拿下冠军。压力的瞬间转移,使得这个还未满20岁的孩子根本透不过气来。
那个时候,火家一片安静,几乎和跳台上那个还略显稚嫩的孩子共同呼吸。突然,火志刚冲着屏幕怒吼了一句:“小子你要给中国人争气啊!拼了!怕什么!”
但可惜的是,远在北京的火亮根本听不见。
最后一跳,入水,水花有些大。火志刚捂着面孔“哦哟”了一声,再抬头时,因为激动和紧张,脸已经胀得通红。“小家伙还是年轻啊,哪怕他发挥了自己正常水平,都不至于这个样子。”
母亲张爱英则坐在一边,表情有些发怔,愣愣地看着屏幕上的孩子许久许久,都不忍心把目光收回。
过了十几秒,她抬头看看记者,眉眼间有些抱歉的神色,但更多的是对儿子完成比赛的轻松。
昨天决赛进行到第四轮,央视的转播给了火亮一个镜头,和一旁周吕鑫穿着外套及时保暖不同,火亮就光着膀子杵在栏杆边看对手成绩,妈妈张爱英有点不舍得了,“小家伙哪能不晓得去找件衣服披一下,感冒了哪能办!”
父母的操心其实是有原因的。从2000年进入国家队开始,火亮往家里拨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火志刚在记者面前仔细算了一下,然后抬头说:“平均一年五次吧,顶多了。”
这次顶替双人跳搭档林跃临时上了单人跳台,火志刚说自己之前根本不知道。直到15日晚上,夫妇俩接到了一个记者电话才恍然明白儿子的奥运任务原来“未完待续”。“小家伙很少跳单人的,一开始我们俩有点紧张的,原本以为孩子任务结束了,可以安安心心看其他人比赛了。没有想到孩子居然又接到一个任务。”从双人跳结束的11日到昨天,夫妇俩的心里都是对孩子的牵挂,“孩子电话来得少,我们其实也习惯了。但这次毕竟不一样。奥运会啊!”
只是为了孩子保证心态平稳,火家上下认真商量了以后,最后决定还是继续“装傻”,不给孩子打电话,不给孩子发信息,就当自己不知道。“这也算是为他卸个包袱吧。”
亲戚朋友都说他是“硬骨头”
昨天火亮家里来了很多小区的亲朋好友,把火家不大的客厅坐得满满当当。“小鬼头很硬当的,我们都叫他‘硬骨头’!”
火亮之前练的是体操,这也给之后的跳水技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年孩子刚开始练体操,手小,根本抓不住单杠,为了练力量,手掌磨破了一层又一层。你们都知道的,上杠前要擦镁粉,这个镁粉擦在伤口上那是钻心地疼,但孩子回家从来不说一句。”“现在我孩子还要‘狠’了。”火志刚接过话说,“如果受伤,那就直接手机关机,让你没法找到,也没法问。有时候爸爸想要和他聊聊训练情况,一句‘可以’就算打发了大家。就是不让你问关键问题。”
2000年,11岁的火亮去了国家队。刚刚到国家队半年,他在练跳板的时候下巴撞到跳板,缝了七八针,幸好当时反应快,不然可能会伤到脸;几个月后,他又从上10米跳台的楼梯上摔下来,摔在瓷砖上,下巴又缝了十几针,有点发炎,但还是坚持训练;后来,火亮还有过一次脚趾骨折,因此错过了队里的春节大合唱。这一切,他全都没有和爸妈说过一句。
如今,年轻的火亮已经过了奥运会的洗礼,还在双人项目中收获了一块金牌。火志刚说,对于一个不到20岁的孩子而言,他满意了。因为,火亮本就是一个年轻人,他需要时间和足够的爱心去点亮。这一点,他希望大家体谅。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