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争光 为奥运添彩--水立方鸟巢农民工(组图)
https://2008.sohu.com 2006年12月25日18:45 中国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来自河南濮阳的木工老张是奥运工地上的普通一员 |
奥林匹克公园工地,工人正在抬木头 |
北京奥运工地规模庞大,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民工聚集区。奥运会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全国数十万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民工参与了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为止,15座新建场馆已全部开工,部分场馆的主体工程已完工。
预计,全部比赛场馆和相关设施将于2007年底前完成。届时,这些农民工将离开这里,奔走他乡。
“奥运为国争光,我为奥运添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奥运工地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006年11月18日,一本丢弃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工地地下通道一角、沾满黄土的《员工手册》上写着这样的话。
“奥运工地与其他工地没啥区别。”一位离“水立方”不远处工地做工的老人搓着手说,“在奥运工地做杂工活儿每天约五、六十元钱,这和其他工地的标准差不多。但和别的地方比起来,这里的工钱还没出现过被拖欠的情况。”
来自河南濮阳的木工老张,刚到这里一个多星期,准备干到春节再回老家。他住的宿舍很暖和,几乎每个房间都有取暖器。床也与别处不同,每个床的床头都有一个牌子,上面工人的名字、照片、所属施工单位及工程名称都标得清清楚楚。“有时候严格起来跟部队里一样,被子都叠得方方正正,跟豆腐干似的。”前不久宿舍换了,不过他还是回到原宿舍和大家一起吃饭。
11月26日中午,开饭的时间到了,大家一起拿着缸子出去,留下一个个敞着门的空宿舍。饭是在别的地方做好,开车送到工地附近来的。不一会儿,每个人一只手端着缸子,一只手抓着3个馒头就回来了。半缸白菜炖粉条,大家一边掰下馒头往嘴巴里塞,一边拿了杯子倒点二锅头就着菜吃。杯子被四个人传来传去,不一会儿就见了底。“那壶酒,我们一次就能喝完。”一位工友指着放缸子的小台上一只空塑料瓶,瓶子上面标着:56°、1.9L。
在“大鸟巢”干活儿的工人每顿还有肉。“我们跟他们当然不一样了,他们规格高。”大家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大鸟巢”就是正在兴建的国家体育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的主会场,届时,盛大的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在“大鸟巢”干活儿的工人多半是电焊工,属特殊工种,工资比其他工种高出近一倍,每天大约一百多元钱。他们主要来自江苏,已经在北京待了一年,有些人还要再待上一年。他们有自己的厨房,两位做饭的师傅也是工人的家属,而其中一位的丈夫最近去了上海干别的活。做饭师傅住的房间就在厨房的楼上,进屋一抬头,就有一个空调在头顶送着暖风。据介绍,每一个在“大鸟巢”做工的工人住的宿舍都装有空调。
“现在的年轻人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几十年前那是真的有精神在支撑着他们。”一位在奥运工地开车的司机说,“现在大家干得还是那么辛苦,想法却不大一样了。”
来自河北只有17岁的小郎说:“七点上工,八点到。”年轻人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上工的日子,他们就凑在一起打扑克。这里的年轻人几乎个个有QQ号,他们玩电脑游戏、用带MP3的手机、一些宿舍里还放了电视。
工地有一个技术室,工人一般是不让进的。里面有一位白净的女孩儿坐在那儿,面前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女孩儿姓郑,才17岁,中专毕业,学计算机的,主要给工地上打打表格什么的。
奥运工地规模庞大,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民工聚集区。天黑的时候,也是地摊摆出来的时候。它们多半在工地附近,借着周围微弱的路光或是偶尔开一下应急灯,出售一些小物品和衣服之类。在这里几乎每件物品都不超过20元。
这些地摊的生意都不错,每个地摊都围很多民工。他们常常是当场就试,再砍下几块钱的价就穿了走。“这四块钱一件的毛衣,十几块钱一双的鞋,都是旧的。”一位30多岁的摆摊男子说,“我们这就是在做好事,商场里上百块钱一双的鞋他们哪买的起,这些鞋都好好的,他们穿这就行了。”
11月26日早晨,金黄色的阳光照在卷在被窝里的小张的脸上。房间里,其他人刚起床,打回的洗脸水热气腾腾。“我们没工了,准备明天就走。”年轻小伙子一脸轻松地说。
在这间有着5个上下铺共10张床的房间里,空了两张床,住着10个工人。小张睡的床的另一头还有一个枕头,是她丈夫的。这间房里还住着一位女工和她的丈夫,她和小张一样,并没有住在旁边的女工宿舍里。
小张今年23岁,来自陕西。她像工地上的其他女人一样,跟着丈夫在工地上干活。
“北京冬天太冷了,待不住。”屋里说,“我们的孩子都很大了呢,她的上初中,我的已经上高中了呢。”今年三十出头的小师微笑着比划自己上初中的孩子,个头跟自己差不多了。“我们在这里自己都顾不过来,就甭提把孩子带过来上学了。”她说。
另有几位手里拿着几个本子,在对照计算着,然后在表上逐一填写。每天被分成上午、下午,一长串的名字后面跟着一个个“5分”。工人们的工钱10天一算,这一日刚好又满了10天。
(责任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