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奥运场馆瞄准赛后运营 “水立方”迈出了第一步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3月02日20:12 四川新闻网-四川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日前,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之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虽然建设还在进行中,但是有关赛后运营规划工作已经展开。

  作为“水立方”业主的北京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同华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国家游泳中心运营方案咨询服务合同》。

这个行动标志着“水立方”成为首个启动赛后运营规划的奥运场馆。

  赛后运营的话题

  对任何一个主办城市而言,奥运会都是一次节日。但奥运会只有16天,当圣火熄灭、会旗落下,主办城市将不得不面对无数接踵而来的难题,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后奥运”话题。“大家总想修建宏大而昂贵的建筑。比赛时爆满,门票收入对主办者很重要。但是,我们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能否把比赛场地修建得恰如其分,在赛后仍能使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这番话实际上点明了“后奥运”难题的严峻性。资料显示,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后,对场馆设施的高额维护费用导致长野经济的大衰退。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以30%的速度下降。2004年雅典奥运会投入30多亿欧元建设的30多个奥运场馆,当时也赢得了世人的好评。但是希腊在场馆赛后利用方面做得不够,绝大多数场馆既没有进行商业化运作,也没有做社会化利用,基本处于尘封之中,当初热闹非凡的奥林匹克中心也是经常门可罗雀。奥运会结束后,每年1亿多欧元的高昂养护成本成为雅典人的一大“心病”。雅典市副市长说“雅典奥运会的债务需要希腊未来几代人来偿还”,这足以说明,奥运会的运营绝不仅仅局限于筹备和主办,赛后运营做得不好,同样可能带来成本失控的严重后果。

  “水立方”迈出了第一步

  为了贯彻节俭办奥运的精神,避免此前出现过的一些赛后运营失当的例子在北京重现,北京奥运会有关方面早就做出了相关的计划,包括举办了若干论坛,邀请专家研讨论证,寻求场馆运营管理和赛后利用的战略合作伙伴,以使场馆在赛后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次水立方则是在所有奥运场馆中迈出了第一步。

  作为“水立方”的业主方,北京国资公司总经理王玉喜表示,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是场馆建设的一大难点,必须在进行建设时就同步考虑到赛后运营的需要。而奥运场馆的赛后运营更需要未雨绸缪。鉴于此,国资公司在2006年年初,经过专家评审和调研,选定华体公司为“水立方”运营方案提供咨询服务。华体集团同时还邀请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体育场运营方澳大利亚澳祈登(Ogden IFC)公司,共同组成联合项目工作团队。国资公司副总经理、“水立方”总经理康伟表示,赛后运营要分两步,首先要华体公司拿出方案,结合设计方案现有的设想,积极推进赛后运营功能研究,和努力寻找运营商合作伙伴。国资公司会依据华体公司提供的其中一种方案挑选运营商。至于“水立方”的运营方式,可能自己进行运营,也可能同专业公司合作运营,或者选择由专业公司完全负责赛后运营。康伟表示,尽管在建设过程中,华体公司需要对“水立方”的建设细节,如功能分区等提供专业意见,但“水立方”现有运营设想的大目标不会改变————即在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的水上娱乐健身中心。

  未雨绸缪的精心准备让“水立方”有可能较顺利地在奥运会后完成功能转型。那时候的“水立方”将拥有种类繁多的水上娱乐、健身、培训等设施,每天将有1000人在这里进行游泳健身、学习和比赛活动,另一个主要项目————嬉水和冒险乐园则计划每天开放3场,平均每天游玩人数为3000人。为了适应赛后运营,“水立方”在建设中就渗透了一种超前的理念,17000个座位赛后将拆除11000个,一方面降低了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剩下的6000个坐席也满足了国际游联关于举办世界比赛场馆必须拥有4000坐席以上的规定,使“水立方”在完成功能转型后,继续保有举办大型游泳赛事场馆的功能。

  奥运场馆不能仅仅为奥运

  “水立方”的有益尝试只是适用于它本身,还有更多的奥运场馆需要在赛后运营方面未雨绸缪,在建设过程中就做好赛后运营前期准备工作。曾经参与有关论坛的专家们认为,主要有3种方法可以增加场馆的商业收入。一是扩展广泛的休闲设施,让更多的人可以在场馆的附属休闲设施中消费;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场馆建筑本身,在没有比赛的日子可以把场馆变成会议设施,零售、博物馆、康体中心、电影院等(“水立方”的运营设想就接近于此)当这些设施可以在比赛或非比赛日得到双重利用的时候,额外的优势和作用就能够显现出来;三是在场馆内开展各种非体育活动,比如音乐会或公司活动等,因此场馆的设计必须具备举办非体育类活动的功能条件。从雅典、悉尼、亚特兰大及其他奥运主办城市经验来看,没有一个最好的程式或捷径可以套用,所以奥运场馆商业运营必须通过因地制宜的策略和措施来实现,只需记住一点:奥运场馆为奥运而建,却不仅仅为奥运所用。

  应该说,北京最初在奥运场馆的建设布局上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避免赛后人去楼空:一些场馆安排在大学建设,一些综合体育设施规划在运动场比较少的地区,使这些场馆赛后可以成为学生和社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新建和改建的场馆包括大学内的场馆设施都充分考虑了赛后的使用。包括设在北京北部的水上运动项目竞赛中心,也融入了北部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中。将在奥运会时作为国家广播中心、主新闻中心并承担击剑、现代五项比赛的国际会议中心赛后将拆掉临时建筑,稍加复建就能成为国家会议中心。它的业主代表表示,“北京会展资源丰富,奥运会将成为北京会展业的契机,北京已经把会展业列为支柱产业,力争2010年成为亚洲会展中心。国家会议中心将成为全国会展龙头。因此,国家会议中心将给我们带来新的飞跃。”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设计方案也经历了两次优化和调整,赛后利用主要包括举行篮球赛事和大型重要比赛,举办文艺活动,还能举办大型的展览,弥补北京西部没有大型展览场所的缺憾。

  “水立方”开了一个头,其他奥运场馆也会陆续跟进。正如一位专家讲过的,奥运会结束后不是场馆沉默期的开始,而是其商业生命的真正开始。

  晶莹剔透的“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新建场馆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如今又成为最先着手赛后运营的场馆。(记者 何东宪)

(责任编辑:dudu)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