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史海钩沉 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奥运参赛始末(8)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6月04日15:16

我来说两句

  最后的征程

  此后整整十年,刘长春几乎被人们彻底遗忘。他从一个奥运英雄,突然沦落至社会最底层,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其间,他漂泊在北平和南京两地,靠为饭店打工养家糊口;还曾经被日本宪兵队抓去坐牢。

为填补内心的空虚与怅惘,他一度与大烟和酒精为伴。

  直至1949年,刘长春才以体育教师和田径教练的身份,重返运动场。他先是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任教,随后又调至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1958年新中国第一届运动会上,他被安排担任裁判工作;这次运动会上,由他创造并保持了25年之久的中国百米短跑纪录被打破。

  这以后的二十多年,刘长春一直在大连任教。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大连理工大学简陋的操场上,训练一批由他在当地亲自挑选的少年田径选手。

  操场的东北角,跑道尽头是一间不起眼的体育器材出借室,人们每天都会看到一位黑瘦的老者,独自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尽管他的背已经驼得很厉害,腿脚却仍很利索。他的性格似乎有些孤僻,很少与人言语,通常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仔细打量着从他面前飞奔而过的年轻身影。

  这或许会让他恍惚回忆起,当年那个在半山坡上奔跑的“兔子腿”。

  有时他会从怀里掏出一块秒表,操场上所有少年的跑步成绩,他都会格外认真地记录下来。看到那些跑得特别快的孩子,他的脸上偶尔会露出难得的微笑,小声地称赞几句。那些七八岁大的孩子,恭敬地称呼他为“刘老师”。

  人们都知道他的名字,也都对他的经历略有耳闻。然而他几乎从未完整地对人讲述过自己的故事。即使是家人,也只能从他平日本就不多的闲谈絮语中,知晓曾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些零星往事。

  他仍然保持着每天晨跑锻炼的习惯。清晨5时,当年东北大学训练日程表里的晨练时间,他沿着自家门前那条笔直的高尔基路,在两旁枝叶繁茂的法国梧桐的浓荫下,一路奔跑。排列在两旁的旧式楼阁仍在沉睡,一切都显得安详而宁静。临近路口时,他会突然加速,做出一个漂亮的冲刺动作。尽管明显迟缓,却依稀能够分辨出当年的风采。

  似乎只有在奔跑时,他的心灵才会得到片刻的释放。

  1979年11月,中国正式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此后,刘长春曾担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等职。

  1982年岁末的一天,年迈的刘长春独自坐在家中,神色凝重地望着窗外寂寥的天空。此时他已得知,1983年中国即将在上海举办第5届全运会;1984年,中国将正式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

  上海,洛杉矶。

  “你说,我能去看看吗?”他若有所思地对身旁的家人喃喃低语。

  刘长春从未向任何人提出过想要重返洛杉矶奥运会的只言片语。他说的“去看看”,只是指上海全运会。但是家人能听懂他内心的渴望——当年他正是从上海出发前往洛杉矶,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奥运征程。

  刘长春没能再去上海。1983年3月中旬,他在一次晨跑时突感身体不适,当天被送往医院。3月25日,他在病床上辞别人世,享年73岁。临终前,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事后人们得知,他的名字,已被列入19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名单。

  一年零四个月后,中国重返奥运会。1984年7月29日,洛杉矶,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中国人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这是怎样的巧合啊!52年前,也是7月29日,也是在洛杉矶,一个中国人代表这个民族,第一次站在了奥林匹克的五环之下。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金戈)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