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城市观察团]普洱市 6月22日,普洱市-澜沧 晴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7月03日15:55 央视国际

我来说两句
   天下产茶的地方很多,称为茶山的,多不过是山上齐胸高的的茶园罢了。先经过澜沧,再离开澜沧县城70公里,走入莽莽茶山上,茶林里洒落着布朗族、傣族、拉祜族的山寨。在景迈、芒景两个村境内,我们专家组方看到才会真正知道什么是原始茶林。那里平均海拔约1400米,在北回归线一侧,年平均气温18℃,据说是出产高品质茶叶的最佳区域。这些已经生长了几百年甚至更久远的茶林,占地面积2.8万亩,至今依然成林成片被人采摘着、饮用着。满山望不到边际的绿,正巧被初夏的太阳雨洗过,轻笼着雾,路边的树叶间在山谷旁流淌着更多亮晶晶的绿,连空气中仿佛都飘散着普洱茶的清香。

  古茶树的树龄应该远超过了山寨的历史。林间任意一株古茶树,都有着几百年。千年万亩古茶园由当地的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布朗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大部分人信仰小乘佛教。以种植早稻为主,善种茶。布朗族山区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那里的原住民,民风纯朴,勤劳善良,热爱自然,十分重视保护森林,他们世世代代采摘食用着古茶。古茶林中有多年保存下来的参天古树,也是澜沧仅存的原始森林之一。走进景迈山古茶园,茶林与人融为一体,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胜境。专家们看到,这里的古茶树会比人都要高。其茶叶不施肥、不喷农药,全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特别是寄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普洱茶饼

  千百年来晒制后的茶叶,曾随着茶马古道被带去遥远的地方。古茶园的由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布朗族的首领哎冷死后不久,化灵魂为神仙降落在芒景山头,为给后代留下光明和幸福,他让景迈芒景一带长出了成片的茶树,世代相传,发展成为万亩规模。古茶园的驯化与栽培可追溯到公元696年,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的贡品和闻名遐迩的“普洱茶”,并远销东南亚诸国,从而使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闻名遐迩。

1950年,芒景村一带最后一位布朗族头人,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他就背着一袋古树茶,并亲手送给了毛主席。景迈芒景的“万亩古茶园” 被赞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这里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自然人文底蕴独一无二。景迈芒景古茶园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旅游遗产示范区”,据介绍这里已规划了六星级宾馆,未来将建成普洱茶爱好者的“精神高地”.

  在这里仿佛可以听到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景迈山,白色的云雾游荡在的屋檐下,风中送来草叶的香味;千年的茶园里有祖先汗水浸润过的泥土,在每一片茶叶里都有他们温热的脉息。透亮的泉水从深山里出来……森林、土地、天空中荡漾着使人落泪的宁静与温情。

  拉祜语称虎为"拉,称在火上把肉烤到发香的程度为"祜"。因此,山地民族拉祜族被称为"勇猛的民族"。元、明两代,拉祜族人民多处于傣族土司统治之下,清末在今澜沧县设有镇边厅。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19世纪时还采用“无言贸易”方式与外族交易。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人民方获得了新生。1958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拉祜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习俗全靠口耳相传。尚黑色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特点。至今在拉祜族女子,仍可窥见古代氐羌系统民族衣着形象,她们喜欢裹一丈多长的头巾,最末一端垂及腰际,开岔很高的长袍,镶有彩色几何纹的布块或布条,沿衣领及开襟还嵌上雪亮的银泡,给人以无限的美感。拉祜族青年男女会用歌声表达了欢乐以及对爱情的忠贞.

  澜沧拉祜山乡,有着璀璨夺目的民族民间文化。葫芦被看作是拉祜族生存繁衍的母体,是拉祜族美好家园和幸福的象征。每年4月会举办“葫芦节”。在这里每一个民族都有动人的歌。在拉祜山乡,是男人就会吹芦笙、会跳芦笙舞,是女人就会跳摆舞。今天澜沧县民间艺术团在古茶园为专家观察团表演了极其精彩的拉祜族民族歌舞艺术:“芦笙舞”、“摆舞”、“打猎歌”、“快乐拉祜”……,笙管里吹奏出来的是拉祜山各族人民对祖先、对家乡、对新生活的赞美。原始古朴,独具艺术魅力。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澜沧的部分拉祜地区,多声部演唱《赞美诗》之类的歌曲亦随之传入。老达保拉祜人接受了基督教后,学会了多声部演唱的教堂音乐。从此,拉祜人不但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演唱《赞美诗》,他们还引用这种多声部乐曲,自己用拉祜语填词,演唱生活、生产劳动场景,反应了拉祜人的喜怒哀乐。舞蹈则模拟生产动作和动物习性神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2005年《芦笙恋歌》终于使拉祜人多声部合唱音乐惊现于世人面前,展现普洱璀璨的民族文化魂宝,让世界认识了澜沧。在吉它伴奏下,拉祜人纯朴的歌声,高难的演唱技巧,今天再次打动了观察团的每一个人,被评价为“听了想让人流泪的原生态歌声”,离开时,各位专家依依不舍!

  文图 谭祎波 朱燕飞

[上一页] [1] [2]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