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的“奥运结”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08日07:1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同理,不能把奥运会报道得更好、更详尽,将是主流媒体的“硬伤”。华西都市报及其体育部,当然绝对无法容忍上述情况发生。
1996年,华西都市报刚满一岁,时值亚特兰大奥运会,本报顺应潮流开辟了奥运专版,客观来说,受限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报道并非尽善尽美,但在读者群中也深受好评;2000年悉尼奥运会,本报特派记者钟洋、周葱、王浩联袂赴现场报道,从人力上看,华西都市报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由于前线记者精诚团结且格外努力,当年的华西体育版可谓精彩绝呈,三位特派记者“班师回朝”后,当月稿酬创了全报社的新高,令人艳羡,这是后话。
2004年,奥运“回家”,希腊雅典成为主办城市,本报特派记者方珲、贾知若和宋曦先后奔赴现场,与其他几家报社记者组成奥运报道联合体,租住在雅典市郊塔托约的一所公寓内,忙碌了一个多月,发回了大量独家现场报道。有趣的是,当时大家为节约经费,在公寓内自己做饭,小伙子宋曦烧的红烧肉味道奇佳,成为奥运报道联合体打牙祭的首选,这个消息很快传开,连跳水王子田亮及其张姓教练都不禁“垂涎”,多次追问“‘红烧肉’住哪里”,后因我们的驻地与奥运村相距太远,且有团规限制,两名“食客”最终没能参加我们的会餐。其实,三名特派记者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在公寓里做饭,以至于最后基本上都以方便面为主食。“把方便面煮得没有方便面的味道了,就是好面!”——这是塔托约奥运会报道联合体公认的名言,你还别说,在特派记者们的奥运会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方便面——此前从没发现它原来如此美味。
小伙子宋曦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文很棒,他的这个特长很快在北京奥运会前被发掘:参加全国考试后,就任北京奥运会场馆经理,他的主要“辖区”是五棵松体育馆,这可是奥运会篮球比赛的赛场,届时将是北京所有场馆中人气最旺的之一,一提到这些,小宋就乐得合不上嘴。
从报道奥运会,到派出代表参与奥组委相关工作,宋曦成了华西都市报“奥运结”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标志着我们的奥运报道将翻开全新一页。上次到北京出差,晚上与“奥组委工作人员”宋曦在南门涮肉把酒一叙,方知“经理”背后其实有很多汗水,不过远离家乡的小宋还挺乐观,“真的忙,真的有点累,不过也还算充实。上周踢球,一发装备眼都绿了,全是阿迪,一问,咱们奥组委的,打坝坝球都得穿奥运主赞助商的装备,哈哈,巴适。”他一脸得意。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小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