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奥运来了》之47:奥运火炬诞生记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30日15:02 央视国际

我来说两句

  第四十七期《奥运来了》

  播出日期:2007年4月28日

  王小节:“观众朋友周末好,欢迎收看《奥运来了》,我是小节。”

  “本周四晚上,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及火炬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了。

我们《奥运来了》的也制作了直播特别节目,带大家在第一时间触摸了奥运火炬‘祥云’。虽然之前采访设计者们的时候,我已经见过了奥运火炬‘祥云’的图样和模型,但是当我在直播间里第一次触摸到真正的奥运火炬的时候,心里还是感到由衷的激动啊。直播的时候,我已经向您展示了‘祥云’,并且简单介绍了它的设计理念。不过还是有很多观众朋友发来短信,说看得不够过瘾,还想让我透露更多的内幕消息。今天啊,就让我带您去更多地了解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吧!”

  一、聚焦2008----奥运火炬诞生记

  这将是一支行走距离最远的奥运火炬

  这将是一支被最多人传递的奥运火炬

  这将是一支被送到地球最高点的奥运火炬

  这些,都注定了,它一定是不平凡的……

  “祥云”——这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名字。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火炬设计团队成员姚映佳:“同时的云纹本身的人文含义,包括了融合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包括云本身的话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气象万千的有非常多可能的一个意向。”

  自然界的云被人格化了,被赋予了吉利、平和、美好,甚至神圣的意义。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哲学一直认为“云者,天地之本也”,云是气的具体形态,而“气”是中国哲学中的生命本原、原动力,万事万物都有气数、气运、气象、气质等等。

  此时的“祥云”已经不再是客观的“天上之云”,这个图案是中国人的“心中之云”。

  王小节:“这里就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诞生地—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的实验室。这里可以说是联想总部大楼里一个最神秘的地方。因为它平时是进行电脑外观研发的,所以可以说处处都是商业机密。大家会不会跟我有一个同样的疑问呢,就是这些设计电脑的行家,设计火炬行吗?那这面墙上的这些作品是不是可以让您找到一些答案呢?”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火炬设计团队成员陈思:“可以看到这些图纸和草图就是基本上和我们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就像我们的设计师的作品。他自己呢在休闲的时间,或者是工作的时间,自己有一些好的创意都画下来,不一定是(和)电脑有关的。”

  这面墙上的即兴创作帮助设计师从设计电脑的框框里跳出来,用自由自在的灵感来突破传统。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火炬设计团队成员姚映佳:“我们今天来设计PC(个人电脑),明天我们也可以来设计汽车,时尚的箱包等等不同的东西。”

  当得知要参与奥运火炬设计的时候,设计团队的灵感瞬间失控了。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火炬设计团队成员仇晓钰:“灯笼、风筝、长城、凤凰,甚至还有人提糖葫芦。因为糖葫芦是特别典型的北京的,很幸福,很吉祥,还是红色的。很多比较疯狂的那种创意,都是在这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王小节:“我还要给大家介绍两件不为人知的设计作品,您看这一件叫做凤凰,而这一件叫做长城。他们都是联想的设计师提交给北京奥组委的火炬设计方案。您看凤凰取意为凤凰展翅欲飞,而且在它造型中融入了鸟巢的元素,它也象征着火炬是要在2008年8月8日的晚上回到主会场鸟巢去点燃的。而长城这件作品,从设计的图形到它的颜色都是非常的时尚,而且您看,这个上面写着2008,很有意思吧。在底下的是一个英文字母的‘China’。这两件作品虽然最终是落选了,但我想正是基于这样的灵感基础,才让“祥云”脱颖而出的。”

  “祥云”的设计在奥组委的评选中并非一帆风顺,进入前九名评选之后,“祥云”的命运突然出现了危机。“祥云”最大的问题恰恰出在设计者们最得意之处,评选专家同意使用“祥云”作为主题,但是对云纹的图案并不满意。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火炬设计团队成员姚映佳:“其实我们第一个火炬的模型的云纹。他的头是比较相对来说稍微针尖一点的,他的云尾和云头之间的关系呢,也是相对来说,比较距离比较远一点的。”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火炬设计团队成员常成:“画云不像云,因为感觉虽然说单独的纹样看起来好像是云,连成一片的感觉不是那种云气,一层一层叠加的感觉,有人说它像水,有人说它像花草,有人大胆地说他像蝌蚪,像游动的一些小生物。”

  短短几天就要上交修改方案,怎么逆转“祥云”的命运,设计师们一筹莫展。

  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火炬设计团队成员常成:“如果说当天是阴天的话,我们恐怕只能对着这张图纸想,哪还不合适。正好当天出现了这种连成片的一朵一朵连成片的云,我们直接可以让大自然来验证自己的方案是不是到位,所以巧合也是老天相助。”

  最后的期限到了,角逐在“竹韵”、“龙凤呈祥”和“祥云”三支火炬之间展开。

  北京奥组委主席 刘淇:“咱们多数人支持祥云这个方案,我也支持这个。”

  虽然历届奥运会火炬设计都融入了高新科技,但即使是最近的雅典奥运会,火炬也不止一次意外熄灭。在奥林匹克火种抵达雅典的火炬交接仪式上,希腊奥委会主席尼古拉把火炬转交给雅典奥组委主席扎斯卡拉基时,他们就一同经历了火炬意外熄灭的尴尬。不让尴尬重演,这是北京奥运火炬必过的一关。

  王小节:“电脑设计高手们,为北京奥运会火炬创造了漂亮的外观。但是其中的内部燃烧系统是更牛的。因为他的设计师可是研究航天发动机的专家。”

  内部燃烧系统是火炬的心脏,如此重视对这颗心脏的研究是因为国际奥组委的严格规定。为了维护奥林匹克圣火的纯洁性和唯一性,国际奥委会要求圣火火种只能从奥林匹亚取得,传递中途火炬即使意外熄灭也必须用来自奥林匹亚的火种重新点燃。为北京奥运火炬设计燃烧系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派出了最尖端的设计小组,但是科学家们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在造航天发动机时不可能遇到的新问题。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奥运火炬总设计师刘兴洲:“风是比较难的一个问题。因为风有多种形态,他有的是大风。但是有的时候是切变的,就是他的风速一会儿大,一会儿小。这样子,也造成火炬灭火。”

  对于喷射燃烧的航天发动机来说,自然界里的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是对于小小的火炬而言,难以捉摸的风就是顽皮的魔鬼。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奥运火炬总设计师刘兴洲:“我们最后呢,用了一个双火焰的方案,就是刚才说的,就是预燃室加主燃室的方案。这个呢,说起来和我们的搞发动机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我们搞发动机也采用过预燃室加主燃室的方法。在这里面主要是提高了预燃室的抗风性能。因为只要预燃室不灭整个火焰就不会灭。”

  火炬的抗风性能最终还是在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中找到了办法,但是真的管用吗,用风能证明一切。航天科工集团这个实验舱为奥运火炬准备了每秒30米以上的飓风。而每次实验,除了火炬要进舱,手持火炬的科研人员也得经受台风中心的考验。

  王小节:“我现在就要进去体验一下平时科研人员的实验环境了,因为这个里面噪音非常大,所以我得先戴上耳罩,而且呢我还会拿一个风速仪,这个可以体验出到底里面的风有多大。”

  王小节:“刚才最大的时候(风力)到了多少级啊?”

  工作人员:“(风速每秒)23.5米。”

  王小节:“难以想像平时,如果实验最多的时候,都不知道现在头发是什么样子,他们要进去20多趟,因为风刮到脸上,还有一些碎沙子什么的,像刀割的一样。别说说不出来话了,睁不开眼睛,根本就没法呼吸,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我真的实实在在能感觉到,研发北京奥运会火炬太不容易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奥运火炬总设计师刘兴洲:“奥运火、航天芯,航天芯既代表了我们这个火炬本身它的心脏系统就是一个燃烧系统。同时呢,也代表了航天人的心,希望为奥运做贡献,所以我们承担了(研发)奥运火炬的任务,我们感到是非常光荣的,感到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我们中国首次举办奥运,同时我们的奥运的火炬,要在世界传播他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王小节:“那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设计,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火焰非常的饱满跳动而且有活力,很美很美丽,它的火焰高度可以超过25厘米,而且稳定性很强,那现在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虽然这不是阿波罗的火种,多漂亮啊,那我们就共同期待明年真正的奥运圣火在中国点燃的那一时刻吧。”

  火炬全球传递MTV

  王小节:“虽然北京奥运会火炬全球传递从明年三月份才会正式开始点火传递,但是您听听,传递时间130天,行程13.7万公里,火炬手两万多名,五大洲,135个城市,而且到2008年,中国登山运动员还将把奥运圣火送上珠穆朗玛峰。真是太令人期待了!相信电视机前的您也一定跟我一样在期待着圣火点燃,开始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吧!”

  “节目最后,还是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奥运记忆》,让我们一起回顾奥运圣火的起源。”

  二、奥运记忆----和平之火

  奥运圣火是光明、团结和友谊的象征,从奥运会开幕到闭幕,圣火要昼夜不熄、照耀运动场的上空,以祝愿人类的和平与友谊。

  奥运圣火源自古希腊一个神话传说:相传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偷取火种,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古希腊人为了纪念这位英雄,每逢古奥运会开幕式前,都会举行隆重的圣火点燃仪式。根据当时的一项《神圣休战条约》,几位善于长跑的人还要高举火炬到达各个城邦,宣告凡有战争的地方都应放下武器,参加运动会。火炬传递也因此成为熄灭战火、恢复和平的象征。

  1936年第11届现代奥运会时,为倡导和平,又恢复了古奥运的圣火点燃仪式,也第一次正式采用接力传递火炬的形式,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用双手握住了和平的信念。此后传递奥运火炬成为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

  从现代奥运会的第11届到28届,奥运会火炬的演变也伴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1936年柏林奥运会第一次采用火炬时,使用经抛光处理的钢为材料,燃料采用的是镁。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火炬为减轻重量,采用铝合金制成,仅重540克,是历届火炬中最轻的一个,燃料则采用了经特殊处理的橄榄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火炬由铝和铜合金制成,手柄部分增加了新的材质-——皮革,燃料则改为了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使用安全性的丙烷。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在造型上更具时尚感,设计灵感来自橄榄叶的外形,呈现出流畅的动感,采用丁烷和丙烯混合物作为燃料,不仅火焰更加明艳,更能经历风吹雨打。

  现代奥运火炬的传递也是每届奥运会的亮点,历届主办国都力图用最独特的方式来展现一届与众不同的火炬传递。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火炬接力沿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足迹进行。这一理念体现了地中海和拉丁美洲文明的交融。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在火炬传递手段上发生了重大变革,首次通过卫星用激光传递奥运火种,这是迄今为止奥运圣火唯一的一次太空之旅。不过这种做法被人们认为失去了在世界各地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2004年雅典奥运会,圣火不仅历经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并跨越五大洲,将世界连在一起,五大洲的人民共同参与、分享到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环球传递。

(责任编辑:老满)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