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举重裁判长细解中国男举大级别落后三大原因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11月03日16:23 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武汉11月3日电(记者曾志坚周梦榕)城运会举重比赛3日结束,比赛从场面上看虽然很热闹,但冠军成绩与世界水平差距巨大。与小级别选手频频向世界高峰发起冲击相比,中国男举的大级别发展速度仍然十分缓慢,个中缘由何在?

  城运会举重竞赛裁判长陈苏媚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举重竞赛对运动员的身体要求十分独特,选材上一般以臂短、腿短、腰长,身体灵活、协调性好为上。
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骨架、身材通常较之西方人矮小,一旦个子高大了,就不壮,在灵活性、协调性方面也显得较差。

  因此,当中国人适合在小级别上出成绩的同时,在大级别上就有些“吃亏”了。当然,与人才难寻一样困难的是,怕吃苦和就业难也把一些适合大级别竞赛的人才挡在了门外。

  陈苏媚认为,我国大级别男举运动员一般来自北方。他们从小喜食面食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因此虽然体重“够级别”,但多是胖子型的,而国外大级别优秀选手几乎都是“肌肉男”,很"瘦",没有多余的肉,他们一般都来自保加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

  突出优势项目的奥运战略,也是造成我国男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重要原因。陈苏媚说,奥运会举重比赛规定,一个代表团最多只能派4名女子、6名男子参加比赛。为了确保小级别夺金,我们在选材、训练、资金、奥运名额分配等方面往往会向小级别倾斜。

(责任编辑:高鸿程)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