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体育讯 编者按:2007年12月19日,“好运北京”奥运乒乓球测试赛在北大体育馆成功落幕。此次测试赛中,参与赛会服务的500余名志愿者(志愿者博客,志愿者新闻,志愿者说吧)构成一道橙色风景线。
“我去拍照啦!”背起黑红相间的双肩包,把大大的相机挂在脖子上,这个梳着披肩发、皮肤略有些黑的女孩又一次蹦跳着奔向她的镜头。
从12月6日上岗到现在,她已经拍摄并保存了500多张照片,其中包括近300个志愿者(志愿者博客,志愿者新闻,志愿者说吧)的笑脸,还有200多张各类志愿者服务的照片。
在北京大学体育馆里,她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志愿者——几乎行遍场馆的每一个角落,用镜头观察测试赛的赛场、观众、志愿服务,也用镜头记录每一个温暖或感动的瞬间。
她是来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05级本科生席淑静,志愿者业务口的摄影记者。
“我觉得很好玩啊,”淑静这样评价她的工作,“每天拍摄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别人用服务感受测试赛,我用镜头感受测试赛!”
在拍照的过程中,淑静深深感受到志愿者的辛苦。她经常在观众服务、交通等业务口捕捉镜头,发现这些志愿者的工作机动性很强,经常遇到突发事件,需要高效、高质量地解决问题。
“所以,这些业务口的镜头感特别强,总能出现一些精彩的场景。”
在这些场景中,淑静留下了她最满意的一张照片。它登在了《乒乓博雅》第四期的二版,是一位观众服务志愿者手牵着一个小男孩走到坐席区的位子上。
“那个小男孩没有家长陪同,他是一个人来看比赛的,”淑静回忆道,“引导他的志愿者是一个美丽温和的女生,她牵着小男孩的手一直把他带到座位上。那个场景很温暖,我就立刻拿起相机把它拍了下来。”
还有许多业务口的志愿者,服务时几乎是保持同一个姿势、同样的状态。“比如礼宾、计时记分志愿者,一站或者一坐就是一个下午。他们可能很久也不会有鲜活动人的镜头,但是他们可能更辛苦。”淑静感慨道。
在场馆入口和许多业务口工作室里,都能看到几面微笑墙,上面缀满了志愿者热情的微笑。那些照片中大多数都是淑静拍的。为了拍摄这些照片,她用了四五天的时间。
“拍各种志愿者的微笑,老师的、学生的,男孩的、女孩的,北大的、其他学校的,还有外国人的微笑,”淑静笑着说,“拍了好多天微笑,有一天偶尔拍了一个志愿者沉思的照片,忽然觉得很有艺术感。”
“她很有耐心,也很会发现生活的画面,”与她共事的志愿者刘钰媛说,“许多照片都是抓拍的,质量很高。而且,她对工作特别有热情。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她总是微笑着,精神饱满地投入。”
“我去拍照啦!”B113志愿者工作室又一次响起淑静爽朗的声音。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