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资料 > 奥运资料滚动

刘长春1936年奥运日记披露:沿途欢迎群情振奋

  1932年刘长春在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单刀赴会”的壮举,激发了国人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趣。四年后,中国派出了69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遗憾的是,此番“兴师动众”的结果依然是“颗粒无收”。

中国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情况如何?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再次失利原因何在?

  昨天下午,记者在民间收藏家詹洪阁家中看到一张1936年出版的《大公报》,上面刊登了一篇“中国奥运会第一人”刘长春在赴柏林途中写下的日记,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回答上述疑问的答案。在詹先生的支持下,本报继去年独家披露刘长春1932年的“奥运会日记”后,将再次把刘长春72年前的真实经历和内心感受呈现给读者。

  沿途欢迎群情振奋

  历史资料显示,“1936年6月26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坐船从上海出发前往意大利再转往德国。7月20日全团抵达意大利威尼斯。休息一天后,德国政府派来专车,将中国队接往柏林。到达柏林时,已是7月23日。整个行程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由于当时的信息传输不够发达,刘长春7月6日的这篇日记直到7月27日才在《大公报》八版左上角的显要位置上刊登。刘长春将日记寄给了《大公报》的编辑仁颖,其中详细记录了中国代表团坐船到达新加坡前后的情况。从刘长春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中国这次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远行在整个亚洲都引起了轰动,一路上都得到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

  “七月二日晨,在那风和日丽、白云绕空的晨光中,老远地就望见一群白衣仕女手持国旗,在码头上伫立。除了侨团欢迎大会职员外,各界民众不下千人,由此想见南岛体育空气的浓厚。”

  中国代表团上岸后受到热情的接待。“待轮近岸,每个人喜气高扬,频频点首,接着草帽与国旗一起摇摆起来,这时三呼代表队万岁,前后共数次,呼声起处,群众响应,大家都忘记了他们正在火伞高张下,连面上的流汗也不顾了。欢迎会预备二十余辆挂有‘欢迎我国代表团’标语的大汽车,浩浩荡荡奔出码头,经过火车总站,转入邮政总局,由胡文虎先生之虎车领导周游全市。”

  “主席林庆年先生致开会词,大意为我们经过星洲能得见吾祖国健儿,能有这样健全组织与伟大的阵容,他们都怀着愉快的心情,抱着光荣的热望。那种诚恳的口吻和每个侨胞的热烈崇拜与招待,千情万绪抓住了每个代表的心头。”

  同胞的热情令中国运动员信心大增。“他们处处为祖国增面子,在这有国际性的新加坡,像这样的热烈表示和隆重的举动,直等于告诉世界,我们国民族性是团结的,是有组织的。”

  风急浪猛苦不堪言

  中国代表团为何没能在柏林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普遍的说法是,当时其实可以乘坐火车,利用刚刚开通的铁路从哈尔滨出发,很快到达欧洲。可是由于经费紧张,最后只能选择乘船。“长途旅行特别是海上旅行,对运动员体力损耗尤其大,很多运动员晕船。”刘长春的日记中也详细描写了这部分情况,他们在离开新加坡后就遭遇海风侵袭,这种情况几乎一直持续到抵达意大利。

  事实上,中国运动员一直想利用宝贵的时间坚持锻炼,用来保持状态,为此差点误了船。“由招待会王先生领我们去练习,大家随便活动活动,做了几个基本动作,时间只有一个半钟头,所以大家未能尽兴,老教练就催快换衣服走,结果拼命地赶,到码头时果然船上的催客锣在那里轰轰乱响,船梯快要上升了,险些儿将我们这群家伙留在新加坡。”

  他们没想到此后的旅程一下子变得异常艰苦。“第二天是七月三日,在夜里三四点钟,猛风猛浪就凶起来了,早操因降下大雨也没能得上。吃早餐的人也不十分踊跃了。有的晕船,有的躺在舱里,不敢起床,有的在甲板躺在长椅上。(反应)最厉害的是刘宝成、徐兆熊、贾连仁和国术队的几位。现在是晕船者多,好受者少,到午饭时都是勉强的去吃点东西。可是刘宝成者之流,吃了多少,吐出多少,看那脸色可怜极了。一脸的青色,走起路来都不得劲。”

  接连几天的情况都没有好转。“今日(即六日),风浪还是依旧,许多的晕船者勉强离床。离靠岸还有两小时的路程,风浪凶猛,是一点没有减少。”

  本报记者 肖江

(责任编辑:高鸿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