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建设 > 奥运建设动态

探访鸟巢背后攻坚团队 5年筑“巢”终出世(图)

  5年筑“巢”,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横空出世!

  “鸟巢”的问世,为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画上了圆满句号。

至此,奥运会在北京和6个协办城市新建、改扩建、临建的37个竞赛场馆,都以雄健而美妙的身姿挺立于世人面前。

  那么,这些承载着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的建筑奇迹是怎样诞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一些感人的故事?本报记者探访“鸟巢”的设计与建设者,以期解开谜题。

  然而,这种探访实在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记者说,深夜、周末、节日,他们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什么时候去……断断续续一个多月,记者终于见缝插针完成了采访。

  他们,只是数十万奥运场馆建设者中的代表。据了解,仅参与“鸟巢”建设的前后就达两万多人,最多时工地上有7000多人。

  他们,平凡而伟大!

  

  ——栏目主持人 李佳祺

  谭晓春

  “鸟巢”工地他最忙



  “不要讲条件了,就这么办。‘军中无戏言’,如果处理错了人以后平反,现在必须先把事情办好,不能耽搁工程一分钟!”就在记者采访中,谭晓春对一个前来请示工作的同志这样说,仿佛一位临阵的将军。

  初见谭晓春,身板高而结实。他是江西人,可记者却觉得他身上透着北方人的爽直劲儿。“没办法啊,我们这些人肩上扛的是‘鸟巢’,你说这多重多沉啊!压力能不大?责任能不大?”谭晓春告诉记者,2003年9月,他领着一拨人第一次走进当时尚未正式开工的“鸟巢”工地,至今快5年了。

  5年确不易。面对这么巨大的一个工程、这么复杂的一个工程、这么举世瞩目的一个工程,每一步都不容有任何差错。5年中,谭晓春累计有3年时间夜晚是在工地度过的。今年除夕,和前几个春节一样,他爱人又到了工地,晚上两人一起和坚守工地的工人们吃年夜饭。一直忙到大年初三,谭晓春才抽空回家换了一套干净衣服。

  作为总承包部总经理,谭晓春就是“鸟巢”前沿阵地总指挥官。这么复杂的工程怎么组织?谭晓春提出了“排满时间、占满空间”的现场施工思路,“倒金字塔”式层层分解任务工序,把工作细化到班组,量化到天。更重要的是,谭晓春和同事们将现代科技引入“鸟巢”施工组织与管理:开发“建筑工程多参与方协同工作网络平台系统”,实现“鸟巢”工地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钢板加工厂家的“零距离”沟通;建立“虚拟建造系统”,实现在工程施工前的模拟施工……

  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个要素,都装在谭晓春心中,都得通过他和他的队伍的双手实现。他告诉记者,“鸟巢”钢结构焊缝总长300公里,可每一条焊缝的焊接人、焊接时间、焊接部位等,都一一记在了电脑里。“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一定程度上说,这‘鸟巢’代表着北京奥运,北京奥运代表着中国形象,我们必须精益求精,除了确保万无一失外没有其他选择。”

  “鸟巢”工地上的许多人都说,谭晓春是这个举世瞩目的建筑中最繁忙的人。就在采访过程中,谭晓春又接到了新任务:出任奥运会期间“鸟巢”保驾护航的负责人。“虽然‘鸟巢’卸载了,但我们‘鸟巢’建造者的责任现在还不能卸载,永远也不能卸载!”谭晓春语气仍是那样坚定而从容。

  主人公:谭晓春,57岁,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经理、党委书记。

  

  潘民祥

  焊枪巧“绣”600里



  每当听到人们赞叹即将落成的“鸟巢”宏伟壮观时,潘民祥便会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和千余名焊工一起,历时两年,克服重重困难,将那些巨大的钢柱和桁架用一条条焊缝、一个个焊点焊接筑成钢铁“鸟巢”。

  3年前,听说入选“鸟巢”钢结构的焊接施工,潘民祥和上海四安金属结构有限公司的70名工友们乐得不知说什么好。虽然他们中不少人参加过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大剧院的焊接施工,但进入工地后才知道,“鸟巢”的施工难度前所未有。

  有着10余年从业经验的潘民祥担任了南区焊接施工的队长,半个“鸟巢”将由他们焊接而成。

  每天,焊工们登上那些高高低低的桁架或进入一个个狭窄的箱体施焊,潘民祥就在现场细心察看、耐心指导。若出现问题或焊工操作不当,他都想方设法及时解决。

  “鸟巢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也是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奥运关键项目。”潘民祥说,国内首次采用的一种高强度特厚钢板,他们也是首次焊接。焊接时,需先将钢板加热到150摄氏度以上,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连续焊接不中断。

  炎热的夏季,焊工身穿厚厚的防护服,手执面罩、焊枪,分小组轮流交替施焊。焊接柱脚箱体时,箱体外围加热后,焊工要钻到箱内焊接。一般一个焊工要在不足1平方米的高温箱体内施焊10分钟,然后由另一个焊工接替。

  焊接许多大构件时,焊工们只能在几十米的高处采用仰焊。焊工钟海文说,“施焊时,哪怕滚烫的焊花掉进脖子也不敢停止焊接,否则会出现裂纹、夹渣等质量问题。”

  “鸟巢”主结构用钢多达4.2万吨,钢结构焊缝总长达300公里。如此大吨位、小空间、结构复杂的焊接任务,使潘民祥和工友们在两年的焊接施工中,经受了技术、体质、心理承受力等全方位的考验。

  2006年8月底,施工单位对“鸟巢”主结构进行合拢。担任南区合拢总指挥的潘民祥把每个重点、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按设计单位要求,合拢温度为19摄氏度正负4摄氏度,北京8月深夜至凌晨的气温符合要求,他们就将焊接合拢的时间定在凌晨2时。

  2时整,穿戴防护服的焊工们各就各位,进行对称焊。他们有的躺着焊仰缝,有的蹲着焊平缝、立缝,个个情绪饱满。看到紧张有序的焊接施工场面,潘民祥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连续焊接9个小时,“鸟巢”钢结构顺利合拢。经超声波检验,“鸟巢”焊接的合格率达100%。

  主人公:潘民祥,34岁,上海四安金属结构公司焊接技师。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郭亮)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