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搜狐奥运
搜狐奥运-搜狐网站
奥运频道-2008北京奥运会 > 奥运会火炬传递 > 境内火炬传递 > 大庆市火炬传递 > 最新消息

火炬手李栓科:中国的名山大川是真正的世界之最

大庆66号联想火炬手李栓科

大庆66号联想火炬手李栓科

大庆66号联想火炬手李栓科
大庆66号联想火炬手李栓科

  奥运官网7月12日讯 今天上午8点08分,大庆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正式开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基地,是一座因油而生、由油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此次火炬传递,大庆以“和谐大庆,拥抱圣火”为主题,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北京奥运会理念,宣传“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展示全市人民在实现新跨越中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热情。

就在今天的传递结束之后,奥运官网连线了第66棒火炬手李栓科,以下是连线实录:

  奥运官网:李栓科先生你好!您是今天的第多少棒火炬手呢?

  李栓科:我是第66棒。

  奥运官网:今天在大雨中传递圣火感觉如何?

  李栓科:今天的路线特别好,刚一开始的时候有大雨,正好赶上我们这一组传递的时候雨停了,我们这一组结束以后雨又开始下了,所以我觉得今天特别好,特别有意思,这个天气变化多端,是非常有趣的。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听到我们有一些队友是淋雨过来的,他们说正好显示我们的奥运精神,奥运精神就是我们遇到各种困难,我们是百折不挠向上,我们奥运会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做了,我们传递火炬我们遇到这么一点大雨又算得了什么呢,遗憾的是我看见大雨了,但是我本人没有经历到大雨。

  奥运官网:我觉得这不应该说是遗憾,应该还是像您说的是一种幸运,是吧?

  李栓科:也幸运,也遗憾,我倒是希望能赶上大雨,能像前后两组的队友们一样在雨中进行传递,不正好是咱们的奥运精神吗,我们不屈不挠,我们迎风雨,我们穿越风雨、穿越云雾,也很好的。

  奥运官网:那么您应该传递完火炬,现在已经回到宾馆了吗?

  李栓科:是的,回来了。

  奥运官网:您身边的祥云火炬,看到它有什么样的感觉?

  李栓科:太珍贵了,这个火炬不要说设计、做工是非常漂亮的,而对于我来讲是说我可能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奥运赛场上去拼搏,去跟各国其他的队员们去争先进,但是我想这也是我的一个参与的见证,也见证咱们国家、咱们民族的骄傲,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这么多年了,办了这么一件大事,我能作为参与者,我能在其中尽管是几十米的传递了火炬,我觉得真的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讲,我是由衷感觉是我们国家的自豪,我们民族的自豪,对我本人来讲真的是我一生的荣耀。所以这个火炬我从拿回来以后,我看看,包括我们的队友们没有一个人离过手的,一直拿着,反复的端详,就是这种感觉,很真实的。

  奥运官网:那么能告诉我您是怎么成为火炬手的吗?

  李栓科:联想是咱们这次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联想组织选拔我的,我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社长总编,我是做媒体的。

  奥运官网:我知道您是来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您曾经看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包括国外的很多很多美景,您能不能告诉我,今天的大庆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呢?

  李栓科:大庆给我留下了的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大庆是非常先进的,大庆市也就是40多年的历史。大庆市最有代表性的,我想是我拍的那张照片,抽石油的“磕头机”在兴起的楼群的门口,我拍的是最典型的一个照片是抽油机擦着新建的楼,在新楼的门口就在上下不停的抽着油,这就是大庆。所以大庆是一个很干净、很美丽的一个北方的城市,尽管它是以石油带动起来的,可是你在城市里面除了看得见随处可见的“磕头机”所谓的抽油机之外,你看到其他任何的跟工业有关联的,你看到的是一个城市四处遍布的湖泊、沼泽、湿地,是这么一个景观,所以我想是中国城市里面大庆是非常有特点的。我拍了一些反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这种照片,我觉得这种绿色的城市理念,生活理念也是咱们奥运会的理念,咱们要做绿色奥运。

  奥运官网:您之后拍的这些照片会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会刊登在国家地理上面吗?

  李栓科:我们《中国国家地理》正好是10月份做大东北,我想做大东北的话肯定会描写很多地方,但是大庆肯定是要讲,因为大庆市在大东北里面非常有分量的,大庆对中国的贡献也很大,那么什么东西能代表大庆,我来大庆的时候一直在想,因为大庆我以前来过,我想如果有一张照片能够代表大庆的,我想我昨天找到了,就是那个感觉,抽油机在新建的居民楼里面,有些抽油机是在校园的门口,有些是在加油站里面,有些是居民的院里面,在政府的大院里,都随处可见,这就是大庆,我想这种图片能代表大庆。

  奥运官网:李先生,我之前看过一些书,就是说我们一生应该去过多少多少个地方,您觉得值得推荐的地方,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些,尤其是奥运会,咱们这次是29届,之前奥运会经过了很多国家,很多的城市,您觉得在途经的这些地方哪些地方值得我们重温,或者是值得我们过去看看呢?

  李栓科:我想对咱们中国来讲,中国美的地方太多了,其实咱们很多媒体能看得见,西方这儿好、那儿好。的确,地球上美丽的地方很多,可是我觉得如果大家在中国名山大川,中国的非常艳丽的景观大家走的多的话,回头一望外国有的,我们中国全有,甚至我们所拥有的自然景观的壮丽绝对不比外国差。比方大家都说瑞士的景色多好,可能你也会认同,说瑞士的风光多好多好,这可能是全世界人民都会这么去想,可是如果咱中国人,或者说外国人也去了瑞士,也去了我们中国的川藏线看一看,到了我们把巴蜀湖、到了我们的湖泊等等,你去过这些地方一看以后,整个你这个概念都会颠覆性的翻过来,你会觉得瑞士是美,它就像一个盆景,它仅仅是一盆花、一个盆景,中国的川藏线是一个百花园,里面五颜六色什么花朵、什么景观都有,你想想对于我们一般说欣赏大自然来讲,你是喜欢一盆花呢,还是喜欢百花园呢,我想这个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所以说中国美丽的地方很多很多,只是因为我们的传媒,我们的媒体,我们社会上传播的东西少,甚至说我们的制作水平也低一些,那么给我们的受众、我们的民众印象说西方这儿也好、那儿也好,瑞士这儿也美、那儿也美,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我的观点,因为我去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奥运官网:您提到去过很多地方,我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就是咱们《中国国家地理》曾经在6月推出了一个捕获地震专辑,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当时的感觉呢,我觉得因为四川这个地方,可以说是咱们中国一个比较美,应该可以说是非常美的地方,那么它经历了地震的洗礼,您能不能谈一谈当时做这个专辑的时候的那种感觉呢?

  李栓科:当时做的感觉,首先从媒体形态来讲,《中国国家地理》在当时必须做这个,其实在当时已经有它正常的已经做好的内容都差不多印上了,但是临时决定拿回来重新做一次,做一期地震专辑,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国家地理》是一个科学传媒,应该讲的是社会热点、难点背后的科学故事,这正好是当时我们全社会,大家都在讲地震是怎么回事,地震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地震不能预报。《中国国家地理》这时候不站出来讲这个背后的科学故事,显得这个媒体自己没有价值,这是第一个角度。

  下面我讲这期做的是什么呢?其实它用了整整一期杂志只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人类上天有路、入地无门。你看我们坐飞机,大家在空中一望能看到几百米、上千米,坐飞机的时候你能达到上万米,甚至我们人类太空、宇宙飞船我们都能到更远的地方,这是我们人类对于天空的了解。

  可是我们人类对地下,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就十米、二十米,一个地方修个高楼挖一些地基也就十米、地下有三层的话也就十米,最多也就是二十米的样子。甚至一个地方修一个地铁无外乎也就三十米、四十米,这就是我们人类面对地震这样的惨烈的自然灾害的时候,为什么人类不能预报,它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认识有限,我们的科技发展手段有限,我想这一点是非常公正的告诉老百姓,告诉我们的社会在自然背后的科学的原因。

  奥运官网:李先生,今天是7月12号,距离四川汶川地震整整两个月了,我刚刚也采访了一位四川当地的媒体记者,他说四川正在忙于重建,您能不能对四川说说自己的祝福呢?

  李栓科:我祝愿在这次劫难中受到伤害的民众们,我祝愿他们能早日的走出这种阴影,因为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我也非常的敬佩为这次灾难以及抗震救灾,包括灾后重建作出各种贡献的,包括一些慈善人士,一些机构,还有在一线我们的解放军官兵等等等等,我非常敬佩。尽管在震后我也去过两次,不仅是我个人,也包括我所在的杂志社大家也是在不同曾经的尽了一点心,但是我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又是特别的事件,真的是为我们当地的民众遭受过这场灾难也感到很痛心,因为大自然很暴烈,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非常的微不足道,我们人民的力量有时候显得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这样的灾难的发生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都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情,但是我们有这么多的人,我们有这么多的机构,我们有这么强的政府在支撑着,我想我们的日子都会好起来的,所以我说我们的日子还是要继续,愿当地的这些民众能尽快的振作起来,我们全社会大家都会尽我们自己的所能,尽可能去帮助他们的。

  奥运官网:好的,谢谢您的祝福,也谢谢您对整个灾区的重建的报道工作。我们的连线到这里就结束了,再见!

  

(责任编辑:顾苏)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