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江弋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问题是奥运会多数项目都不可能让你同时派三个臭皮匠上阵去打那个诸葛亮。 所以菲尔普斯简直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菲尔普斯在水中让个人梦想滚烫得吱吱作响,他表现出了人类对身体极限的一种挑战。世界纪录辉煌的背后从来都是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古希腊时代如此、21世纪更是如此。 美国大片中的英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他有英雄精神;2、他是平民英雄。大片中最喜闻乐见的一幕是:英雄在拯救地球之前,要么在写稿子、要么在和女友炒饭,所以超人、蜘蛛侠、蝙蝠侠这些大英雄白天都是要上班的。菲尔普斯版的《牛仔很忙》最符合美国人的口味:15岁前还是白丁、然后迅速窜红、力量越大奇迹也就越大、这次到北京追逐“八金”、他面对的是从8月9日到17日每天都比赛,其中四天要在一个多小时内连续参加两场比赛的巨大压力———这与蜘蛛侠前一秒钟还在报社,后一秒钟就全副武装站在失火的摩天大楼顶上———如出一辙。 美国泳协官员将菲尔普斯的成功总结为“基础+竞争”,其实这个英雄横空出世的关键还在于他得到了一个国家的尊重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奥运历史上夺金最多的运动员前七名中有三个美国人,单届夺金最多的三个运动员中两个都是美国人,这不是偶然可解释的。 美国制造菲尔普斯,中国现在也能制造出刘翔、姚明这样的巨人,这是一个可喜的讯号,这个讯号表明中国体育的价值观正在由团队赞颂回归到个体认同。中国文化晦暗的一面在于它既为有正义感的侠客击节,也为项羽这样的悲情英雄叫好,但凡是谈及“英雄”就有点生硬和紧张。其实对于一个自信、开放和倡导个性宣扬的民族而言,只要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利用,让每个人都发挥他特有的英雄精神,这与“个人英雄主义”不是同义词。并没有那么多危言耸听的副作用。何况“集体主义”和“个体英雄”本不是冤家,本来可以相辅相成,前者没资格用那么堂皇的姿态来鄙视着后者。 听听过去二十多年运动员在夺牌后千篇一律在“感谢”着什么,今天刘翔在电视镜头前勇敢地表现自己就更显珍贵。菲尔普斯想获得更多的金牌,想打破更多的纪录,谁不想?有英雄的个体才有战无不胜的团队,一个人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有英雄精神才是顾拜旦心目中的奥林匹克精神。 |
·段暄 |女足首战瑞典以巧求胜 |
·张斌 |北京教练锻造的美国传奇 |
·徐江 |揭秘国奥名单调整内幕 |
·冉雄飞 |女足开场秀不谈复仇 |
·棋哥 |朝鲜美女团强要奥运票 |
策划|中国奥运金牌奖励大涨33倍 北京奥运未雨绸缪预防裸奔 |
策划|奥运会为何热销安全套? 中国股市会迎来奥运行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