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杨非 发自北京
各类民间奇人和他们的绝活儿成了奥运会期间北京街头的一大免费看点,不少中外游客为之津津乐道。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水立方和鸟巢附近,58岁的广西中医韦盛初一出现,马上被中外游客和中外记者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镜头一排挨着一排。
韦盛初在自己的脑袋上扎了多根针灸用银针,他的说法是,想用在头上扎2008根银针的方式庆祝奥运会在京举办,同时也想借机弘扬一下中国的针灸文化。
韦盛初说,自己一生继承祖传中医,自己头上的针都是他自己动手扎的。但这些针都消过毒,扎后24小时内拔下不会发炎。
在北京水立方西侧的人行道上,我省焦作铁人吴保新身着黄色练功服,手持奥运会会旗,脚穿两只各重120多斤的铁鞋,边走边高呼:“奥运加油,中国加油。”
为了让围观者与自己互动,吴保新还笑着高喊:“谁敢来挑战挑战?”一男子试穿后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迈出半步,激动得直向吴保新伸大拇指。就连附近执勤的民警也连连说,“不简单”、“不简单”。
想必大家对铁人吴保新不陌生,今年55岁的他原为我省中州胶带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是当地出了名的体育爱好者。他长期练习负重长跑,到目前为止,能脚穿200多斤重的铁鞋自如地行走。
在鸟巢西侧停车场旁边,我省无臂独脚残疾人焦连运用左脚绣出的“奥运长卷”更让人称奇。双臂全无的他用左脚和嘴配合着绣“和”字,旁边的地上平铺着一幅蓝布长卷。只见长卷上用金色线绣着北京奥运会会徽、福娃、56个民族标志图案和“零八奥运千载逢,民族团结庆盛世,身残志坚焦连运,独脚绣绘中华魂”28个大字。
在水立方附近展示时,不少中外游客纷纷站在长卷前与不远处的水立方合影。这幅长卷长48米、宽0.75米,耗费了焦连运近1年时间。焦连运说,他是我省唐河县大河屯镇农民,想将长卷赠送给北京奥组委,以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在陈燮霞夺得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首金后,家住北京市丰台区赵公口的韩福善立即动手扎了一个名为“中国第一金”的风筝以示庆祝。这个呈半椭圆形,宽约1.2米、高0.92米的风筝,正面图案是陈燮霞身披红色中国“战袍”成功举起杠铃。长2.5米的风筝尾巴上写着“中国第一金”五个字。
韩福善老人有个计划,中国每夺一金,他就以冠军头像为主题做一个风筝。此前,韩福善老人制作了很多奥运主题风筝,包括各种奥运标志风筝、奥运福娃风筝。
无论是奥运会开幕前还是开幕后,北京的街头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无论是鸟巢附近还是水立方附近,抑或是天安门广场附近,随时都会见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奇人,他们有的在展示自己的奥运作品,有的在表演绝技,有的高歌祝福奥运,有的在讲演自己的迎奥运万里行。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与素不相识的人共享奥运。
牵手不必非要到北京,中华大地都是奥运地;欢呼不必非要在现场,荧屏前都是激情场;奥运一心,全国皆然!
奥运年送奥运礼,发个短信祝福你,愿你生活像奥运现场一样红火,身体像奥运健儿一样强壮,心态和奥运精神一样积极!
开幕式上的五环是咋“飘”起来的
首席记者 史静远
“开幕式上那个巨大的五环是咋飘起来的,也看不见有钢丝吊着啊,而且五环还闪闪发光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啊?”自从奥运会开幕式把大家都“震撼”了以后,今报读者给记者发来的奥运问题也纷纷集中在这里。
记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从一些官方发言中查找到了很多关于奥运会开幕式“高科技”的秘密。原来,让大家最惊叹的五环飘起这个环节,着实隐藏着高深的“功力”啊。
科技工作者先将几万个非常小的LED(发光二极管)固定在一张透明的大网上,并排列成五环的形状。然后利用威亚(钢丝)将大网缓缓吊起,在夜幕下,大家肉眼看不到大网和威亚的存在,只看到了璀璨的五环冉冉飘起,蔚为大观。
同样,华表的影像流淌在徐徐展开的巨大卷轴上,“飞鸟”自由自在翱翔“鸟巢”上空,人类在冉冉升起的蔚蓝色星球上漫步,闪烁的星空幻化成通体晶莹的“鸟巢”……这些视觉和感觉上的震撼,也都依靠了LED的巧妙运用。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