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张宁,已不年轻了。赛场的灯光,直直照在她脸上,眼角的鱼尾,已经遮掩不住。
这是一位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活跃在世界羽坛的名将。1994年,张宁初入国家队,队友中有叶钊颖。2000年悉尼奥运会,获得女单铜牌的叶钊颖选择了退役,之后她去清华深造,从此告别羽毛球,开始新生活。
2004年,与张宁一同征战雅典的队友龚智超,退役了。当年,龚智超是国家队女单一号,张宁是2号。最终为中国队赢回雅典女单桂冠的,是张宁。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的一角,总有一个女子带着幼小的孩子,为张宁拼命加油。那人,就是龚智超。有意思的一幕。
一拨又一拨的队友,离开了,退役了。张宁却在坚持,仍在拼搏。有人不理解,奥运冠军已经有了,张宁为何还不“松手”?
羽毛球队,是一支“换血”频繁的年轻团队,新人层出不穷。当初,在圈定北京奥运会名单时,因为选择张宁,放弃了小将,总教练李永波遭到非议。要知道,就在奥运会开幕前100天,张宁的膝盖内还有积水,肿得不轻。
人生,不搏不精彩。
奥运会亮相战,张宁对阵泰国无名小将波萨娜,她打得并不轻松;迎战法国名将皮红艳,张宁更是拼到了最后一刻,赛后张宁喜极而泣。
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生死决斗。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极限挑战。就这样,一场又一场,张宁挺进了决赛。“我的体能没问题,打第三局,我肯定赢!”这是张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自我鼓励,更是对对手的威慑。
羽毛球,是一项极耗体力的运动。33岁的她,体能怎么可能没问题?张宁靠的是一种意念,一种精神。顶住,再顶住!就这样,张宁坚持到了决赛,与谢杏芳一起,为中国队提前锁定了女单的奥运金牌。
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常青树”。张宁说,为了奥运,她牺牲了很多,但她从不后悔。因为无悔,才会尽全力去拼。
奥运精神的精髓,不就是这样一种不懈的拼搏?爱拼,才会赢。比赛如此,人生,亦然。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