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济南市水屯路70号,走进北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选手张磊的家。
张磊的父亲张立民告诉记者,他年少时就爱好体育,练过短跑,客观原因使他未能进入体育竞技场。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爱好,张磊作为长子,从小就练短跑,多次参加比赛。
“作为一般的工人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好,那时候孩子想买双跑鞋,咱都舍不得买,现在想想还觉得愧对孩子。”张磊的父母说,家里的大部分积蓄都用来支持孩子训练了。
在一次比赛中,自行车教练吴述成发现,张磊爆发力好,身体条件适合练场地自行车,于是就提出选拔他到山东省队主攻自行车。“咱练过体育,听说省队要人,感觉这是难得的机遇,我立刻请假赶了过去,无条件同意。”张磊就这样“半路出家”练上了自行车。
1999年进入山东省队后,张磊专攻3公里以内的场地自行车。张立民说:“我自己感觉,孩子的身体条件没有特别的,但是他能吃苦。那时候经常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出去,再冷再热他都不在乎。自行车在咱们国家起步晚,想出成绩不太容易。”
从那以后,张磊很快成为种子选手,到法国接受训练,后来进入国家队,并连续参加全运会、亚运会,但参加奥运会还是第一次。“自行车不是中国的强项,估计他能进入前六名就不错了,当然最好能拿到奖牌。我跟他说,能参加奥运会就是一种荣誉和光荣,得把心态放平了。”张立民对儿子的预期很低调。
8月17日,张磊在北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争先赛1/16决赛中失利,无缘1/8决赛。
本报记者 赵国陆 实习生 贺元甲
>>进入奥运赛事信息系统,五大数据产品助您了解实时比赛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