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奥运场馆包袱将变遗产 北京市从三方面入手

https://2008.sohu.com 2006年04月26日09:26 北国网-辽宁日报

我来说两句

   长期以来,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一直是奥运会举办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场馆在承担17天的奥运比赛后,很有可能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包袱”。而北京奥运会将从根本上杜绝这一“包袱”的出现———

  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顾问专家万嗣铨就此向记者介绍,北京市早已从规划布局、功能设计和投资运营体制等三方面入手,力争将“包袱”变为宝贵遗产。

  根据规划,北京地区共需新建11个比赛场馆,其中4个位于大学校园内。万嗣铨解释说,之所以将一些场馆放在大学里,就是考虑到赛后有利于学校师生和附近居民利用,如果让大学自己建造一个多功能、先进的现代化体育馆,就目前情况来看,他们的压力又太大。

  万嗣铨同时指出,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模式同以往我国举办亚运会、全运会等建设模式完全不同,在投、融资体制和设计、施工、赛后营运等方面引入了竞争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投标,除了引进资金外,更重视引进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特别是在投资运营模式上进行新尝试。北京奥运场馆通过招标来确定业主,业主拥有场馆赛后30年的经营管理权。北京市在挑选业主的时候,不仅要看其是否有融资能力和建设能力,还要考察其未来30年的场馆经营方案。因此,许多奥运场馆的业主是联合体,不光有建设单位、融资单位,还有文化体育经营单位,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场馆赛后利用问题。

  万嗣铨介绍说,在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将作为商品房对外出售,其在具体规划、设计之初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而且其先进的太阳能光热系统也是一大卖点,它将进一步服务于北京市民。

  本报记者 朱才威

  

(责任编辑:奔跑)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