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商务部重新认定中华老字号 青岛17企业首批入围

https://2008.sohu.com 2006年10月24日18:42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中华老字号并于日前公示了首批434个拟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的名单,山东37个。而建置仅百年的青岛此次有17个老字号进入公示名单。老字号对于青岛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历经风雨之后,一些老字号衰落甚至消失了,商务部重新认定中华老字号的举动,让保护和振兴

  老字号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每周调查报告”本期将焦点对准岛城老字号的命运,探求老字号重振雄风之策。

  中山路探寻老字号 几家飘摇几家期盼

  10月19日上午9时,胶州路上车水马龙。胶州路35号国蚨祥商店,徐女士打开了中间的卷帘门,门头上标着“杭州丝绸服装店”。

  这里是岛城老字号“瑞蚨祥”的所在地,1905年,章丘人孟洛川在这里购地建房开设“瑞蚨祥绸布店”,“明码实价、言不二价、童叟无欺、足尺加一”。现在商场内被三家业主承租,徐女士主营丝绸并制作中式服装,其他两家业主以经营布料为主。“前来购买布料、定作服装的多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对瑞蚨祥怀有很深的感情。”徐女士说,不少市民是回头客,还有一些外国人也寻着老字号的名头,来到这里购买中式的唐装。

  在这家店里,记者遇到了在谦祥益干了二十多年的方素琴。她介绍说,解放前,谦祥益和瑞蚨祥是两家独立的店,但到了公私合营时,两家合二为一,瑞蚨祥便到了北京路上,商店的名字也改为“东风绸布店”。上世纪八十年代,两店分家,瑞蚨祥又回到了胶州路上。“现在这里的房子已抵押给了法院了,不能再叫原来的名号了,改称国蚨祥。”方素琴说。

  北京路上的谦祥益是一座欧式建筑,屋顶上“1911”的字样现在还能清楚地看到。走进店里,偌大的商场只有两三位顾客,且都是上了年纪的市民。一位年纪较大的业户说,虽然这里的货品比较齐全,价格也比台东的低,但人气不行,生意清淡。据了解,目前还在店里经营布匹的只有一名是原谦祥益的职工。

  走出谦祥益时,天空中开始飘起了小雨。

  沿中山路往南,接下来是亨得利,店内的中堂,醒目地写着“ 亨得利 1924”等字样,让人对这家店徒生一种信任感。对面的老字号“海滨食品店”和旁边的盛锡福,都和以往有大不同:“海滨”二楼开设了茶座,盛锡福将一楼的一半出租给了一家服装店。春和楼饭店店门两侧“国庆节推出正宗鲁菜美食节”的宣传条幅在风中飘动,天真照相馆还在接纳着一对对新潮男女拍婚纱照。

  老青岛诉说老字号 深情中饱含着惋惜

  “以前这里生意很旺,但现在却差得太远了。”在谦祥益店里,家住广西路的71岁老人张秀梅回忆说,在过去的年代里,老城区的居民经常到这里来购买布料,特别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全家人的新衣服的布料都来自谦祥益和瑞蚨祥等老牌店,“老字号的布料质量好、价格公道,而且服务很热情。”但现在店里的老师傅都退休了,生意也远不如从前。

  在盛锡福店里,市民刘女士正在挑选婴儿的帽子,“盛锡福制作的帽子真材实料,我的外孙刚五个月,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刘女士说,不少青岛人对盛锡福的帽子都很有感情。记者在店里看到,盛锡福自己制作的帽子种类很多,做工精细,而且价格也不是很高。

  老青岛有句顺口溜,说得是过去青岛人的日常生活,“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手戴亨得利,吃饭劈柴院,有病宏仁堂,听戏上华乐。”鲁海介绍说,这句顺口溜说到了6处青岛的老字号。可惜的是,劈柴院已经没落,华乐戏院已拆,新盛泰皮鞋店早已歇业。

  有经营独门绝活 更有历史文化积淀

  据鲁海介绍,青岛建置虽然只有一百多年,商业的发展却极为发达,最辉煌的时候青岛有老字号90多家。

  撰写《岛城老字号》的青岛文史专家鲁海理出了老字号发展的轨迹:在青岛的老字号中,有些是全国其他城市老字号的分店,有些是山东人在青岛开设的本土老字号,比如,以经营绸缎布匹为特色的瑞蚨祥在北京等城市都有,而盛锡福则是本土老字号。以前的老字号分布很广,解放后公私合营,不少合并到了中山路上的一些老字号的名下,1956年,以经营水晶眼镜而著名的三山诚眼镜店、长城、金龙、金星等钟表眼镜行都合并到了亨得利,亨得利在中山路上有多家门店。

  老字号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同时也有其经营的独门绝活。1930年开业的万福临生产传统糕点,全靠师傅的手艺来抢占市场,比如桃酥是各家糕点厂家均生产的一种食品,但万福临注重油的比例,真正做到了“到口酥”,用开水一冲,会成为油炒面一样的汤。1945年中秋,当时青岛的人口有70万左右,而万福临的月饼竟然销售了37万斤。

  鲁海的父亲曾经是青岛饭店的前身——青岛咖啡的经理,他了解一些经营的内幕,比如,青岛饭店的扬州炒饭有一秘诀,将水发的竹笋切成末掺到米饭里面,食客看不见,但吃起来特别香。“这一招曾经很保密,其他饭店学不到。”鲁海说。

  盛锡福的帽子做工也特别精细,在这家商店申报中华老字号的材料中有着这样的介绍:早在建国初期,给毛泽东主席特别制作了格呢帽,为周总理和郭沫若出访莫斯科制作了水獭和海龙皮帽,为刘少奇和陈毅出访印尼制作了美式无沿皮帽和金丝草帽。

  思考:老字号命运各不同 要重生还需新思路

  2004年3月15日下午2时15分,随着一声震耳的巨响和升腾起的烟尘,位于中山路53号的青岛饭店从此消失在了中山路上,正当人们为这一老字号的消失而惋惜的时候,2004年9月28日,青岛饭店在香港中路66号乔迁复业。之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一年之后的2005年,青岛饭店已跻身青岛接待游客十强宾馆之列。进入2006年,青岛饭店经营发展势头良好,客房出租率稳中有升,餐饮单间天天爆满,婚宴、团队应接不暇。今年的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青岛饭店成为指定的接待饭店之一。

  从中山路到香港中路,青岛饭店获得了一次重生。

  青岛饭店副总经理张彦昌介绍说,青岛饭店创建于1932年,到1956年公私合营后,正式更名为青岛饭店,并开始兼营中餐。再后来青岛饭店成为中餐店,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其经营业绩在岛城屈指可数。在得知青岛饭店必须离开中山路后,饭店的管理层花了半年的时间,在全市看了上百处房子,还曾经考虑过是不是把青岛饭店开成青年旅馆。最后,青岛饭店选择香港中路,并由此获得了新生。新青岛饭店以老字号的文化为核心,以全新的理念打造适合现代人口味的环境。这一策略使青岛饭店在香格里拉、贵都、丽晶等高档酒店的包围中,依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和青岛饭店一样,一些老字号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生意越做越火:鸡牌味精在注入了新的资金再加上一系列的创新,已重新占领了市场;即墨老酒始终坚守传统的工艺,使“南绍北即”的格局保持至今。

  谈起部分老字号的衰落,鲁海说,老字号“日落西山”与三次冲击有关。首当其冲的是1956年公私合营,不少“老字号”在合营失却了自己的特色。然后是“文革”的冲击,老字号纷纷改名,一些保留下来的传统再次被消解。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先进经营理念和多种业态的冲击,包袱沉重的老字号难以为继。除了这些外因之外,固步自封、倚老卖老、缺少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都影响了老字号的发展。

  建议:倚老卖新方能生命常青 专家解说老字号未来

  老字号要历久弥新,一是其古老文化、优良传统的不断传承,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没有传承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创新;只有传承而不创新,那么只能是固步自封。一家老字号要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两者缺一不可。”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崔迅教授在与记者就老字号的现状和发展交流时认为,老字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自身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形象却要与时代相接轨;二是面对竞争要有新的策略,在同业竞争相当激烈的时候,如果没有新招,难免会败下阵来。老字号兴盛还是衰落,其实都是市场选择结果。

  崔迅认为,老字号的经营理念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把产品做好就可以了,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现在需要懂得营销,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老字号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不能只关注产品本身,要注重顾客价值的创造,目光要长远。

  市经贸委服务贸易处副处长张蔚说,老字号是城市品牌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政府主管部门将为老字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责任编辑:大黄)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