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活动 > 大众奥运时间 > 杨明先生演讲
记者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奥运会突发事件的报道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1月04日13:36 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我想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现在也就是两年的时间吧,到2008年8月8日的晚上8时开始,现在其实虽然还有两年,但是现在其实很多人都在关心着,中国体育它以后在2008年奥运会上会有什么样的一种展示,取得什么样成果。
主持人:下面的时间我们留给现场的观众朋友,那么如果您参与我们的现场的互动问答的话,
您将会获得由大众汽车公司提供的 精美纪念品一份。好,那么现场的同学,刚才留给你们时间了,思考过之后有没有同学提出问题呢?
观众:奥运会上大多数的媒体,都关注成功者,关注冠军,我有一个问题,对于失败者,特别是银牌和铜牌的获得者,国内和国外的媒体关注有什么不同?
杨明:几届奥运会了,我发现的确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的媒体和国外的媒体,他们在报道奥运会的成功者和失败者这方面的比重上,有时候视角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好像更多的是去报道一些成功者,但是对一些失意的,或者是一些老将,或者是一些意外的落马的,没有取得好成绩的人有一些忽视。譬如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我当时写给过一个专门文章,当时就觉得中国现在可能也富裕了,金牌一大把,所以银牌,铜牌都不算牌,这是垃圾似的,没人提了,就那时候好像每天围绕的就是金牌,今天如果产生两枚金牌一个小高潮,要是三枚金牌那就是大高潮,要没金牌,坏了没新闻做了,其实我觉得我对这点非常的不认可。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奥蒂在田径比赛,就是牙买加的一个老将,四十一岁了,参加女子的一百米二百米跑。她已经跑了二十多年了,从198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就参加比赛,就拿了铜牌,这一生中命运非常坎坷,一直就给人家做伴娘,她就渴望能得一次奥运会的冠军,但是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有两次都是以,我们知道百分之一秒决定胜负,一百米结果她以千分之一秒输给了美国的当时有个叫德芙斯的,是一个跨栏客串的百米,那个实际上当时是相同转向,应该是并列的,国际田联不承认千分之一秒,但是最后就是金奖颁给了德芙斯,她变成了银牌。我记得在一次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也是这个奥蒂,她太想拿冠军了,那次是她特别好的一次机会,一位名将受伤了,琼斯没有参加,结果跑到决赛,有人抢跑,抢跑以后发令枪会召回,砰砰两枪,但是她可能过于关注跑了,她没有听见,就看在夜幕中红色跑道当中只有奥蒂一个人在孤独的跑,其他人都停住了,全场观众鸦雀无声,不知道发生什么,怎么回事,她没听见,跑到了七十米时候才意识到身边没有人,这样停下来,慢慢停下,停下以后全场错愕了,大家就看着她转过身以后,这样插着腰,特别镇定地就一步一步一步,那么在跑道上慢慢走。一直在沉寂了好几分钟,完了以后又重新站在起跑线上,大家给特别热烈的掌声,但是这次再跑她没有力量了。当时我写了一篇梦碎雅典,就是奥蒂。
我觉得奥运会在我们体育场上,关注命运的这样的一种程度一定要超过关心于金牌,我不知道我现在讲了这个话对不对,譬如说赵蕊蕊,我不是说批评谁或者我是怎么,我是个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她腿有伤,如果在伤没有好的时候上场,真是硬性上场去拼那块金牌,可能会带来的是她终身的残疾,骨裂,骨头可能会长不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宁可放弃金牌,不能够拿一个运动员的命运去做赌注。
但是当时也有不同的声音,媒体也有不同的声音,我觉得这个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差异,西方的媒体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命运,人的遭遇,人的内心情感,西方记者就是铁嘴铜牙的,他提问题非常尖刻的,但是我发现在很多在那种情况下,好比说某个运动员哭了,或者是痛苦的时候,所有的西方记者不提的,闭口,表示出一种同情,这可能对体育观,体育竞技场的真正的竞技含义,体育的含义是什么,我觉得可能存在不同的认识。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
(责任编辑:小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