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奥运城市 > 奥运城市北京
奥运会菜名翻译要求 客人"食为先"译名"懂为上"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4月13日17:33 新民晚报·新民网
我来说两句北京亚运村街道在安慧里南社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奥运为主题的厨艺大赛。老外评委对中华传统美食赞叹不已 |
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源远流长的中华餐饮文化又将大显身手,然而在建设北京奥运会的语言环境中,菜单翻译成了困扰许多专家的一大难题。
到过国外的人都知道,去洋餐馆点菜是件困难的事情,主要是各种菜肴或其中主辅料的名称一般都很生疏,好在中国人外出大多不会吃大餐。外国人喜欢吃中国菜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他们进中餐馆就餐遇到的麻烦更大,像“夫妻肺片”、“宫保鸡丁”、“辣子鸡丁”这些传承已久、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菜名,要让外国人在菜单上看明白指的是什么,着实费劲。
菜单翻译的难度在于其中不少包含着中国的饮食文化,像“佛跳墙”等菜名大多有一段故事在里面。如果把这些都让人看明白了,难度太大了。菜单只是起到提示作用,不可能翻译得太长,如果只按中文字面简单地翻译成英文,就免不了会出现像“童子鸡”那样的笑话,而像“夫妻肺片”这样的菜名,同样很难按中文字面翻译。尽管有不少专家参与到菜单翻译的工作中,北京市旅游局也在征求意见,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拿出一个特别成型的方案,这也就容易理解了。
北京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刘洋倒是提出了菜单翻译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强调简洁、实用。他提出,各个宾馆、饭店在做菜单时,最好配上一些图片。这样菜名定了以后,后面既有照片,又有配料和辅料的说明,能使外国朋友一看就很清楚。
在北京奥运会的整个筹办进程中,菜单翻译算不上大事,但又是绝不能忽视的。这件事情做好了,可以说,不光让来北京的外国朋友满足了“食为先”的需求,而且也是一份独特的遗产,全世界都会受益——中国餐馆可是开遍了全世界啊!
驻京记者 王亦君(本报北京今日电)
(责任编辑: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