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活动 > 2007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 > 最新动态
府学胡同小学践行奥运 打造“活”的博物馆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5月30日18:40 搜狐体育
我来说两句搜狐体育讯 一 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引发的思考
府学胡同小学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一所具有中国文化情怀,充满现代文化气息的学府圣殿。其庙(大成殿)、堂(明伦堂)、阁(奎星阁)、祠(文天祥祠)四位一体的传统建筑在中国都是不多见的,至今仍作为学校使用的恐怕就更少了。
面对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传承五千年文明精髓,携手五大洲文化精华”?如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问题,引发了府学人的思考。
二 构建“活”的教育博物馆
早在1940年,我国陈鹤琴先生就提出“活教育”的观点。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 “活教育观”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无论是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都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的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有健康身体、有健全人格、有睿智头脑的世界人,将来才能改造环境,服务社会。
回顾府学的历史,历经600余年的沧桑,唯一没变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教育思想。它承载者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府学就是一座“活”的教育博物馆。据此学校构画了以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发展为线索的学校教育环境发展蓝图,形成了以“活”的博物馆为理念的办学思考。
现在学生们每天与圣人(孔子)为伴,与先贤(文天祥)为邻。府学不只有传统建筑立于外,还有更深邃的内涵:我们追求它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是教材,每一树、每一草都能育人;角落里能体现府学传统文化的理念,甬道中能感受府学教育文化的气息。进入府学,能被浓郁的传统和现代教育文化的氛围所包围,在这样的校园学习,既是在读书,又是在享受。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府学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活教材。
传承与发展中国5000年的文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得以让我们续写教育的篇章,张显文化的特色,得以让我们传承和发展具有百年历史的书香学第新的辉煌。在府学“博物馆”理念的指导下,府学师生共同打造了我校的奥运博物馆。
2006年9月28日,在府学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积极筹备,府学胡同小学创立了“我的奥运天地”红领巾奥运小博物馆。
奥运博物馆分三部分布展:“我知道”,展示了中国与世界有关奥运的知识;“我行动”,记录了同学们参与奥运、体验奥运的足迹;“我精彩”,就是我们对奥运精神的理解和热情的延续。展板下方是府学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捐献的实物展品。
奥运博物馆即是了解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基地,又是学生、家长、学校、社区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舞台,更是传承与发展奥运精神,续写着府学的辉煌篇章“活”的博物馆。
三 奥运博物馆续写府学新篇章
如果说府学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基地,那么,奥运博物馆的建立,就是一块基石。随着奥运博物馆的不断完善,无论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发展都是一种促进,都是对教育的延续的历史书写。
1 奥运博物馆记载了学生们成长的足迹
奥林匹克教育,学生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们通过参与奥运活动,参与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在参与中感受着奥运精神,传承着奥运精神。学生们看着自己在奥运博物馆中留下的足迹,拉近了他们与奥运的距离,使他们从心里感受到了中国奥运、世界奥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小小的奥运博物馆里处处留下了学生们的精彩。博物馆中现有两件 “镇馆之宝”。其一是由我校六一班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篆刻的35枚奥运比赛项目的图章和一枚29届奥运会会徽图章。待奥运会召开前夕我们要将这些印章捐献给北京奥组委。
六一班的学生们通过篆刻印章,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篆刻技艺,还了解了许多印章背后的故事。比如:这35个图标代表的运动项目;与运动项目相关的体育知识;35个图标的形成过程等等。通过篆刻印章很多孩子对篆刻产生了兴趣,有很多同学自己又篆刻了许多印章。自从同学们知道我校将与马来西亚的一所学校结为“同心结”学校,他们就自发的上网查找有关马来西亚的资料,并篆刻了马来西亚标志性建筑“双子塔”和还有两国国旗。有的家长反映孩子自从对篆刻感兴趣以后,做事踏实了,专注了;还有的家长反映,孩子的作品被学校奥运博物馆收藏后,感到非常自豪,逢人就说,我的作品被学校的博物馆收藏了,还郑重其事地将奥运博物馆的收藏证书挂出来。现在,由他们印章所制作的印谱,成为我校赠送来宾的贵重礼品。现在他们又在策划刻制一套与府学有关的印章,包括校名、校训、参观留念、“我的奥运天地”等等,他们说这些印章将作为留给母校的礼物。
第二件是由我校面人郎的传人,六年级学生郎佳子稶亲手捏制的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作品惟妙惟肖,极具神韵。郎佳子稶也表示,他将利用业余时间多捏一些福娃,到2008年时能送给每位奥运冠军一个,让世界人民都认识我们的福娃。
这两套作品之所以成为 “镇馆之宝”,是因为他们都出自学生自己的双手。他们在用行动支持着奥运、参与着奥运。
奥运博物馆从筹备至今,学校本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放手交给学生策划和管理。在筹备期间成立了由学生、老师、家长组成的筹备委员会;现有的两百余件展品是在全校学生中征集而来的;“我的奥运天地”馆名是从学生命名的400多个名字中筛选确定的;馆名的匾额是书法组的学生书写的;收藏证书是美术组的孩子们设计的;日常的管理和讲解是由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的;学生管理委员会是由3-6年级各班的中队文体委员组成的……这里处处体现着孩子的参与,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奥运,收获成功,磨练意志,规范自己,展现个性,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
许海峰的亲笔签名留在了我们奥运博物馆的展板上。这是在奥运倒计时500天时,他来参加学校活动时签下的。他还为孩子们留下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题词。他参加了六年级八班“突破 起点”的主题班会,为学生讲了团队精神的重要。六年级八班就是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集体。他们为了完成好学校国旗护卫队的任务刻苦训练;他们为奥运博物馆启动仪式顺利进行,主动承担了全部的服务工作,成为优秀的志愿者。他们的身影同样也留在了奥运博物馆里。
在开学初,全校65个班都结合班级实际,由学生精心设计了奥运班会方案。学校将其中10节优秀班会方案推荐给中央电教馆录制成光盘,向全国推广,之影响社会,奉献社会。
在这里有府学社区大妈们亲手编织的福娃;有智利大使赠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有学生用两年时间亲手叠的2008只千纸鹤;有班级开展奥运活动后集体签名的倡议书;有学生走访学校周边后绘制的环保“绿色地图”;有学生为保证08年奥运会交通畅通提出的路口改造方案;还有封存起来的,写着班里每个同学奥运心愿的纸盒……
奥运博物馆里的每一张图片,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许多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奥运冠军,有的是奥运场馆的建设者,有的是学生家长,有的是社区居民,有的是学校老师,而更多的是学生自己。这里所折射出来的是坚强、乐观、合作、自豪、奉献、创新、快乐……
这些与其说是展品,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学生在参与奥运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认识到了参与奥运的实质,通过实践活动,通过奥运博物馆这个平台,孩子们更加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学校,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2 教师在引领中提升
作为教师,辅导和引领学生是应尽的责任。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奥运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在奥运博物馆的建设中,老师们也参与其中,他们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奥运知识,把握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动态;他们通过奥运博物馆激发自己的灵感,寻找自己的参与途径;他们通过奥运博物馆呈现自己和学生们的参与成果……
六一班班主任张涛老师,自己喜欢篆刻,平时他经常给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传授一些简单的篆刻知识,学生们渐渐对此也有了兴趣。当得知学校正在筹建奥运博物馆,张老师便带领孩子们查找资料,协助学生们完成了35枚29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的印章。他自己也亲手刻制了一枚中国印。在几天的的刻制过程中,张老师与学生们一同研究,一同查找资料,共同经历着成功与失败。老师随后有围绕着印章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大家分享印章背后的故事;通过印章了解奥运的知识;畅谈中国印章的魅力;印章带给大家的得与失等等。老师曾感慨的表示:通过一枚小小的印章,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让我找到了班级建设形成班级特色的新途径,让我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让我看到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效。张老师说:“无论今后我再教哪个班,篆刻将是我们班级的特色。”
在奥运博物馆里有一张许海峰手捧花束的照片。他手上拿的并不是鲜花,而是涂咏梅老师带着孩子们一个花瓣一个花瓣粘出来的纸花。涂老师说,其实每一次的制作,技巧不重要,关键在于创意。在与学生合作过程中,有很多的灵感是从学生中吸收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目前,涂老师又再带领着纸艺小组的学生们为 六一班同学篆刻的印章制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盒。
学校还有许多老师,他们借助奥林匹克教育这个契机,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着自我,为奥运做着贡献,为学校续写着辉煌。
3 学校在建设中发展
府学小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厚的学校历史。府学人不断的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府学精彩。奥运博物馆作为见证者记录着他们的足迹。
奥运博物馆只是我校“教育博物馆”中的一个点,但是透过这个点,却让我们看到了在博物馆理念指导下“活”的教育的实质。
今天,奥运博物馆里面我们以拥有姚明、许海峰等众多奥运冠军、体育名人的签名和比赛器械而骄傲,以拥有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为数不多的“镇馆之宝”而自豪。我们相信随着府学人不断地参与与积累,我们更会以孩子们制作的一幅画、一张照片、一个签名、一件手工作品而更加自豪。因为这里记录了府学人的参与,府学人的精彩,府学文化的传承。我们憧憬着数年后,或2012奥运再次召开之时,或奥运再次在中国举行之时,当我们再次走近它时,展品可能已经老旧,没有当日的光泽,但我们博物馆珍藏着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师生践行奥运的印痕和他所传递的精神,依然会熠熠生辉。那时,这个奥运博物馆将不只是一个陈列的展厅,更是一个传播教育,传播精神的圣殿。是府学更是大家的共享的“活”教材。
“我的奥运天地”奥运小博物馆创建已经近七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七个月里,已经有4000多参观者。随着我校奥运博物馆的对外开放,先后接待本学片师生、外省市参观团、外国友人千余人。这里已经成为共享奥运的基地。
去年9月28日,参加我校奥运博物馆开馆仪式的河北、良乡和我区部分中小学师生200余人成为首批奥运博物馆的参观者。
去年10月中下旬,奥运博物馆开始对我校学生开放。全校3000余名师生参观了奥运博物馆。他们为自己的奥运博物馆感到自豪,为自己,为博物馆所作的贡献感到光荣。
今年3月2日,府学社区居民和武警某部战士走进小博物馆,就此拉开了我校奥运博物馆向社区开放的序幕。同时,社区“巧娘工作室”的大妈们还将自己亲手编织的奥运福娃赠给我们的博物馆。
3月21日,安定门、交道口学片的帽儿小学近百名师生参观了奥运博物馆。
3月31日,来自全市十二个区县的400多名中小学生参观了奥运博物馆。
4月2日,智利驻华大使及智利艺术家一行6人,参加我校“迎奥运 结友谊 感受多元文化”的奥运系列主题活动。智利大使为奥运博物馆赠送了智利民间手工艺品黑土小猪。早在2006年12月6日,智利大使及夫人携智利使馆官员十余人便参观了我校的奥运博物馆,并在我校大成殿举行了“中国人看智利”摄影展。他们对我校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予以了高度评价。
4月4日,17位府学社区的居民参观了奥运博物馆。他们中有年逾古稀的大爷、大妈;有在社区服务的家政人员;有社区居委会的干部。这些生活在学校周边的居民们通过参观博物馆,既了解了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又增长了奥运知识,还感受到了府学传统文化的氛围。
通过师生的参与,校内外的联合,使奥运博物馆得以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让更多的人与学生们分享奥运带给他们的快乐,共享成长。
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为学校提供了有力的教育契机,博物馆的理念为学校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奥运博物馆为学校提供了传承与发展的舞台。这里记录着奥运的知识,参与者的足迹,这里最终承载的应该是奥运文化、奥运精神,它将是一份珍贵的奥运遗产。它将不断地丰富着府学这个大教育博物馆的内涵。
(责任编辑:史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