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中国备战 > 中国田径 > 2008中国田径动态
海南田径名将王海兰:高龄非问题 盼08奥运圆梦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6月24日10:27 南海网-海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编者按:我省女子七项全能选手王海兰,虽然没有110米栏选手刘翔那般辉煌的成绩,但是她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已成为国内女子七项全能数一数二的选手。已连续参加3届全运会的她,如今正为了实现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梦想而默默努力奋斗着……
国内女子七项全能的“大姐大”
从1997年开始正式转行练七项全能算起,今年31岁的王海兰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战斗”了10年,是这个项目不折不扣的“大姐大”。
1990年,来自我省乐东万冲镇的王海兰进入了省高级体校。1993年王海兰进入了省专业田径队,1997年王海兰正式转练女子七项全能项目。从那时起,王海兰的名字就渐渐在国内女子七项全能界叫响。国内田径选手的运动寿命不是很长,巅峰时期就更短了,而在全能项目中,一练就是10年并且能保持高水平的,国内就只有王海兰一个人了。在这10年间,王海兰参加了3届全运会、一次亚运会和一次亚洲田径锦标赛。她在3次全运会上均获得奖牌,在亚运会和亚锦赛上,也进入了前5名。
对于如此“高龄”还在参加全能比赛,王海兰解释,她实在是很喜欢这项运动,外国选手30多岁参加比赛的比比皆是,她没有感到年龄是障碍。她要证明,中国30岁以上的女选手,也能和外国选手一样,取得好成绩。
和伤痛作斗争
在王海兰的运动生涯里,经历了摘除膝关节半月板的一次大手术。她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2003年的12月,王海兰做了生平第一次膝关节半月板摘除手术。此前,她一直是带伤坚持比赛了一年多,由于要备战2005年的全运会,她便下决心在北京做手术。手术后的第3天,她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训练。当然,此时她还不能下地,仅能做一些上肢的肌肉练习。通常这种半月板摘除手术后两个月才能下地走动,但是王海兰创造了一个奇迹。第二年开春,她就出现在全国冠军赛的赛场上。满打满算,离她出手术室的时间只有3个月。“这个姑娘的意志太坚强了。”教练这样评价。
“舍身”为队友夺金
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王海兰为了确保队友沈盛妃夺冠,在最后一轮比赛中,她放弃了原本有机会到手的铜牌,“带着”沈盛妃跑完了800米。最终,在王海兰的帮助下,沈盛妃夺得了冠军。
谈及当时的情景,王海兰说,釜山亚运会女子七项全能的金牌在沈盛妃和一位印度选手之间展开。比完6项以后,沈盛妃仅领先这位印度选手几十分。最后一项800米跑是沈盛妃的弱项,正常情况下,她很有可能被印度选手翻盘。为了夺金,赛前教练让我带沈盛妃跑,利用我的跑动节奏,带动沈盛妃的速度。
当时,800米跑是王海兰的强项,她也有希望获得铜牌。但是为了中国队能够夺得这枚金牌,王海兰坚决执行了教练的计划。最终沈盛妃如愿夺金。
欠丈夫的很多
结婚已经2年多的王海兰自称不是个称职的妻子。她说:“我丈夫在五指山市工作,我们夫妻两地分居,我一直没有很好地尽到作妻子的义务。”
王海兰的丈夫是她在省高级体校的同学,她的丈夫毕业后在五指山市工作,王海兰则继续驰骋在国内的田径场上。由于训练的原因,王海兰很少到五指山市看望丈夫,每月她的丈夫都会赶到海口看她一次。平时他们夫妻主要靠电话和短信联系。
记者在她的宿舍里没有看到电视和电脑。她说:“我平时从不上网,也很少看电视。”王海兰的手机每天只开一个小时,那是专门留给她丈夫的“热线”。王海兰说:“为了不影响训练,我的手机交到了教练那里,每天晚上会开机一个小时和丈夫聊聊天,然后再还给教练。”她说,她完全习惯了这种生活。如果哪天不训练了,她反倒会觉得不习惯。
参加北京奥运会不是梦
参加奥运会是一名运动员一生的追求,王海兰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更是激发了王海兰的激情和斗志。她说:“争取参加一次奥运会,为我的运动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按规定,中国可以在这个项目派3名选手参加北京奥运会。但是前提条件是,这三名参加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的选手,成绩必须要达到国际田联规定的A标,也就是6000分以上。这个标准对王海兰是个挑战,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仅有一次达到过这个成绩,那是在2005年的南京全运会上获得的。对此,王海兰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希望和难度并存,我正在全力以赴地备战。
(责任编辑:史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