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徐济成采访陆莉让前辈流泪 感慨魅力于细节深处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6月27日09:25 北京日报
我来说两句1988年汉城奥运会,就在大多数媒体记者都按部就班地等待媒体班车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时,一位年轻的中国记者却热衷于徒步穿行在汉城的大街小巷。“只有行走在一个城市的胡同里,才能真正看清这个城市市民的生活。就像吃饭前先考察一下厨房就能判断出一个餐厅的品位和水平一样。”他说。
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年轻记者就是当年首次被新华社派往汉城报道奥运会的徐济成。转眼19年过去了,当年初出茅庐的青涩小伙儿已经成长为新华社高级记者、篮球界当仁不让的大腕评论员,并成为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
魅力藏在细节深处
运动员、城市、主办者三个要素构成了曾经参与过5届奥运会报道的徐济成对奥运会的印象,这也是大多数人看奥运会的窗口。
往届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以及令人难忘的竞赛成绩,对于今天的徐济成而言依然历历在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16岁的中国体操队小姑娘陆莉在高低杠决赛中以完美绝伦的表演打动了6名裁判,他们出奇一致地亮出“10分”。中国记者沸腾了,赛后大家一起“扑”向了这位小姑娘。
“陆莉,你拿了冠军,得了10分,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争了光!你是我们祖国伟大的女儿!请你谈谈获得金牌后的感受?”一位同行非常兴奋。然而小小的陆莉一句稚气未脱的“我不会说啊!”让许多记者感到失望。此时,长期跟踪陆莉的徐济成已经积累了大量资料,细心的他还考虑到陆莉只是个身高还不足1.50米、年龄只有16岁的小姑娘,自己个头儿大,不好站着跟陆莉说话;蹲着,对于1.9米多高的大徐来说也是个高难度动作,于是他干脆就单腿跪着和陆莉对话。孩子式的说话方式,单纯易答的问题慢慢打开了小女孩的心扉,最后大徐写出的独家报道被一位体操界老前辈称赞为:“你的文章把我们全看哭了。”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赛中法争金的场面也令徐济成印象深刻。董兆致在领先三剑的情况下将对手刺伤,此后双方均停止进攻,队员一度僵持两分钟不出剑。比赛以中国队失利告终。赛后几乎所有媒体都想当然地称赞中国队员不乘人之危的君子风度。网民掀起的大讨论也认为这是中国选手高风亮节。“其实,我在赛后追问董兆致,他坦诚地告诉我,自己和对手都是属于防守型选手,前面双方都因为主动进攻失了分,而停止进攻完全是出于战术上的考虑。”徐济成一篇文章在新华社历史上首次连发两遍,最终平息了这场“出剑风波”。
这次采访令大徐感到非常自豪,也养成了他凡事刨根问底的态度。“亲眼看到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新闻的生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因此记者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从接受服务的记者到现在为记者提供服务的奥组委工作人员,大徐坚持在工作中注重细节,“因为在奥运会上,记者们对于细节的报道同样具有非常大的魅力。”
爱护环境就像爱护自己的脸
在大徐家里至今还珍藏着一瓶特殊的水。每每看到这瓶水,他都会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雅典奥运会后记者们相约回国之前看看爱琴海。大徐突发灵感:何不带回一瓶爱琴海的海水?买来当地装橄榄油的内径只有拇指粗的细颈瓶,塞上橡木盖子,把几位记者采访证挂绳首尾相连,一个取水工具做好了。遗憾的是,在海中航行时,船速很快,取水很难,大徐只好等晚上船靠港口后,在船后五六十米的地方,找了一个临水较近的台阶,随意取了一瓶水。
一个每天几十艘大驳船停泊的旅游码头,每日成千上万的各大洲游客,又是繁忙了一天的晚间时段,几乎是死水的港口死角,徐济成并没有指望这里的水能有多干净、多漂亮。然而回国后,拿出细颈瓶,大徐吃了一惊:即使对着灯光看,瓶里的水也清澈得连一粒杂质都没有,整个瓶子让人怀疑里面是否装了水。
还有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大徐经历的第一次奥运会——汉城奥运会上。徜徉于汉城的大街小巷时,徐济成发现这个没有很多高楼大厦的城市特别干净。“一般人家都有一个小院,摆放着几口泡菜缸。那些用了很多年的泡菜缸都像新的一样。”大徐感慨到。“还有许多身穿传统服饰的汉城人为便于行走,大都把鞋提在手里,只穿袜子走路。让人称奇的是,每人都穿着白袜子。更让人叫绝的是,他们的袜底居然是白的。”这件事让大徐终身难忘。
从汉城回国后,大徐养成了没事儿就拿抹布擦桌子的习惯;而从雅典回国后,每每看到从北京司机的车窗内飞洒出的烟头、果核和矿泉水瓶,大徐就感到非常痛心。“外国朋友看到北京,不会说某个人不讲卫生,而会说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讲卫生。”大徐说,今日的北京已经今非昔比:风沙逐年减少,城市绿化美景比比皆是,但与其他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相比,清洁程度还有不小差距。他期待北京市民赶快行动起来,像爱护自己的家和自己的脸一样爱护城市环境。
没有印象的印象
对于奥运会主办城市组委会的印象,徐济成笑言:对于大多数组委会的印象就是没有印象。“因为组委会的工作就是润物无声,没有印象说明他们的办赛过程平稳顺畅,对我个人而言,可抱怨的地方不多,才会没有太深印象。”已经从记者身份转换为奥组委工作人员的大徐希望,奥运会后各国媒体也能如此评价或更高评价北京奥组委的工作。
本报记者张咏
(责任编辑:史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