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下瓦房街市民学校的学员举办作品展示会
贾津生 摄
河西区自2002年启动“512市民教育工程”以来,精心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5年来共吸引400多万人次走进社区市民学校,人们在这里学习知识,增长技艺,沟通情感,增进友谊,一朵朵文明和谐之花在社区绽放。
打造精品,首创“512” 作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河西区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区,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社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新模式,不断推进市民教育工程。
2002年,为解决市民教育组织松散、市民学校不规范、群众参与不广泛以及市民教育难以持久等诸多问题,河西区从满足广大群众的实际学习和教育需求出发,在反复研究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依托规范化的市民学校,在首创“512”市民教育工程,即在全区12个街道各确定一所中小学,建成12所市民学校,由12个承担居民教育任务的职能部门,确定12个教育主题,包括:公德教育、法制教育、环保教育、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等,在一年12个月中每街每月一个主题。在此基础上,按照“贴近百姓生活,满足群众需求”的思路,在各市民学校开设群众喜爱的编织、绘画、书法、声乐、舞蹈、烹饪、服装等培训课程,使主题教育与兴趣课程相结合,满足群众多层次、多种类的学习需求。实现了市民教育有载体、有内容、有师资、有保障、有管理,市民学校建设更加规范,市民教育工程实现新突破。
2002年7月6日,伴随着锣鼓声声,“512”市民教育工程在河西区12个街道全面启动,全区首批2000多名社区群众兴高采烈地走进焕然一新的市民学校,步入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殿堂。12个主题教育将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科学思想等居民应知、应懂的内容,通过贴近生活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让百姓了解,更加深入人心;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更是受到广泛欢迎,不仅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更促进了居民素质的提高。5年来,该区已逐步形成了区有市民学校总校、街有市民学校、居委会有市民学校分校的三级市民学校网络,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精品荟萃的品牌课程,吸引越来越多的居民到市民学校参加学习。
据统计,全区各级市民学校已吸纳社区居民400多万人次,办班9万多个,课程达到8大类、29门,212个班级,自编校本教材90册,培养和发展了市民教育志愿者近万人,“512”市民教育工程已逐步形成该区社区教育的特色品牌,并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走出家门,居民进学堂 每到双休日,社区市民学校便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从儿童到老人,从下岗职工到外来务工人员,人们怀着对求知的渴望,在市民学校选择自己需求的课程,在学习中收获知识和快乐。许多参加过多年学习的居民身有感触地说:“市民学校是我们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家园。”
挂甲寺街年已七旬的绘画班学员郭林顺,自己参加学习后,绘画水平大有长进,他的老伴、孙女被他感染,也都参加了市民学校的学习。现在他们互相切磋绘画技艺,谁画得好就把谁的作品挂在自家的墙上一同欣赏,全家其乐融融。
“奥运会明年就开幕了,到时候要是外国人找我问路,我说不出来,多栽面儿!”居住在马场街,今年68岁的赵大娘,坚持到市民学校学习英语,还经常与孙子比赛默写英文字母和单词。
平日里学校中的中小学生换成了爷爷奶奶和叔叔阿姨,教室里传来的是整齐的朗读声和爽朗的欢笑声。而在讲台上授课的不是什么专家教授,而是来自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志愿者,他们不计报酬,义务奉献,默默耕耘在社区教育的这片热土上。今年70多岁的天塔街居民魏乃生,通过参加市民学校烹饪班的学习,从不会做饭,成为精通营养保健的行家,他主动担任起市民学校烹饪班教师,先后编写了十几万字的烹饪教材,5年来教授学员5000多人,被评为河西区市民学校优秀教师。
下瓦房街的英语班教师李芳芳,是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英语,她还编写了《中老年英语实用英语60句》,成为市民学校最热门的教材。
市民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同时也为培育群众文化社团搭建舞台,促进了社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居民们通过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原来的特色班,逐步发展成全市知名的文化团队,学员们带着美好憧憬走出社区,走向圆梦的大舞台。尖山街百花越剧社参加全市越剧百年展演,在中国大剧院演出自编的精版《红楼梦》专场获得成功;葫芦丝艺术团6名选手参加在北京举办的葫芦丝大赛,获2金4铜的好成绩;有“铿锵玫瑰”之称的陈塘庄街女子大鼓队在今年全市首届“津门鼓舞大赛”上,荣膺“津门鼓王”的美誉……
融入社区,共建和谐大家园 “512”市民教育工程不仅是河西区社区教育的特色品牌,更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人们怀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在学习中结交朋友,增进友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团结和睦,使社区大家庭更加温馨、和谐。
友谊路街海建里有两户住在楼上楼下的居民,曾因厕所漏水问题发生过矛盾。居委会调解多次未能解决。在市民学校通过交谊舞班谢老师的劝说,两家人不仅携手跳起舞来,更是双双主动掏钱修理了厕所,漏水难题一下子解决了,两家的关系也融洽了。
在马场街,许多社区楼栋成了市民学校社区分校的活动和展示的重点场所。有的楼栋组织“中外邻里一家亲”活动,中外邻居互相交流,切磋技艺,并教外国居民练习书法等国粹艺术;有的居民将亲手制作的书法、绘画、编织、丝网花等艺术品布置在楼栋里,每层楼风格不一,各具特色,一进楼栋让人感到像走进了家一样。
去年,天塔街举办“邻居节”活动,社区市民学校的学员们便成了各项活动的主角。家常菜点班的学员们积极参加“邻居节”的烹饪比赛。
许多街道还将市民学校作为社区居民、青少年参加社区建设的实践阵地,广大群众踊跃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才艺展示擂台赛以及各种公益活动,居民们融入社区,乐在其中,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营造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今年,是河西区实施“512”市民教育工程的5周年,该区以此为契机,将广泛开展市民学校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市民学校,走进市民学校,喜欢市民学校。前不久,该区改造提升了河西区全民终身学习网,专门开辟了市民学校网页,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在网上了解全区各市民学校教学情况和招生简章,并可以实现网上报名,为社区居民实现“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创建了网络平台。“创建学习型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在河西区更加浓郁。 (来源:天津日报)
(责任编辑: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