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传奇教练带刘长春战奥运 建中国首座"奥运场馆"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7月13日10:35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我来说两句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的宋君复(右)与刘长春(中) |
带领刘长春第一次出征奥运会
1932年,中国首次派遣运动员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当时,宋君复在东北大学体育系任教,听到中国要参加奥运会的消息时“夜不能寐”,找来刘长春训练100米、200米的短跑。万事俱备时,国民政府却不愿意出资,幸有张学良的资助才使中国代表团成行。说是代表团,其实一行只有三人:领队郝更生、教练宋君复和队员刘长春。
1932年7月8日上午,宋君复和刘长春从上海乘坐邮轮“威尔逊总统号”前往美国。
奥运会于7月30日下午开幕。中国代表团由六人组成:刘长春执旗前导,沈嗣良、宋君复以及中国留学生和美籍华人刘雪松、申国权、托平。刘长春原本打算参加100米、200米、400米三个项目的比赛,但是因为旅途劳顿放弃了400米。7月31日,刘长春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于小组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决赛权,但他以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而留名于中国奥运会史。赛后,刘长春自己总结说:“失利原因,概航海劳顿,缺少联系所致……”闭幕后,宋君复与刘长春应当地华人、华侨的邀请参加了主题为“九·一八”事变的影响的讨论。为了让与会者明白事情的始末以及原因,宋君复成夜准备材料,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宋君复一行参加奥运会,张学良曾慷慨解囊送了8000银元,但刘长春非常节俭,一直舍不得用。在8月1日的日记中,他写道:“外国按摩家来,问宋君复先生按摩否。宋云甚佳,佳则佳矣,一元五角美金就此没了。”有几次观看比赛,人家要求购票入内,他也舍不得买。但在前往奥运会的美国“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上,为了显示尊重西方礼节和不被他人小看,宋君复出手阔绰,刘长春特别在日记中写道:“宋先生付侍者美金六元。”这相当于当时的奥运会运动员三天的伙食费。显然,宋君复想借此维护中国人的尊严。
他在青岛建了中国首座“奥运场馆”
宋君复从洛杉矶回国后,深深意识到了中国体育的落后。中国要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必须“强民体”,可是整个中国都没有“奥运样式的体育场”,怎么调动人们的运动热情?看到洛杉矶体育场围墙呈锯齿堡状,气势磅礴,他就在回来后找到了洛杉矶体育场的图纸,然后按照原来四分之一的大小,复制了体育场。
1933年6月末,中国第一座“奥运”建筑——青岛体育场,在宋君复的大力参与与倡导下完成了。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体育场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跑道——400米篮曲式跑道,直道8条,弯道6条,它的出现结束了国内的直线跑道的历史,成为一场革命。
青岛体育场建成后,国内许多重大赛事都在此举办。刘长春就曾经在青岛第一体育场参赛,夺得100米、200米两项冠军,证明他确实是国内顶尖的短跑选手。
从此至以后的将近半个世纪,中国再没有出现过像青岛体育馆这样的“奥运样式的体育场”。
曾在青集训第十一届奥运会运动员
1936年,时任国立山东大学体育部主任的宋君复教授作为第1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田径组主要负责人,曾率部分运动员在国立山东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操场进行赛前集训,直到现在,海洋大学体育场前还立有纪念石碑。
崔乐泉在《中国近代体育史话》一书中记载道,“1935年7月10日至8月20日,在青岛山东大学还曾举行过‘全国体协暑期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是为迎接第十一届奥运会而进行的运动员集训。”而宋君复当时就是在现在海大最早的体育场训练员。刘长春也专门从东北来到青岛,接受恩师宋君复的指导并参加了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可惜还是没有进入决赛。相比于第一届运动会,中国无论是派出的参赛人数、参赛项目都要多很多。据相关资料记载,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派出的代表团有运动员69名,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6个大项的比赛,除符保卢一人通过撑杆跳高及格赛(决赛中也被淘汰)外,其余均在预赛中遭淘汰。中国运动员尽管在正式竞赛项目中战绩不佳,但武术表演令西方人看得发呆,特别是双人对练深受观众欢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扬了国威。
本报记者 贾 臻
人物简历:
宋君复(1897-1977),我国奥林匹克的先驱。曾到美国麻省理工春田学院专攻体育。曾历任东北大学、北京体育学院教授、体育主任。其中,1932年至1937年、1946年至1949年,宋君复先后两次来到青岛,担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体育系主任。1932年7月,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教练,与刘长春一起参加第十届奥运会,1936年,时任国立山东大学体育部主任的宋君复教授作为第1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田径组主要负责人,曾率部分运动员在国立山东大学进行赛前集训。
(本文资料由市档案馆提供,本报记者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