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苏争 实习生吴志坤 王莉
自从奥运火炬手选拔开始,就不停有人打电话、写信提名《经视直播》的主持人江涛成为候选人,“民意不可违”,昨日中午,利用江涛工作之前的间隙,对这位百姓眼里的“明星”进行了采访。
上世纪90年代,江涛大学毕业来到了武汉市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96年,一个“俗套的故事”让他从麦克风前,转到了摄像机前:那年,湖北经视面向社会招聘主持人,他陪一个同事来应聘,结果,同事回去了,他却留在了经视,而且一留就是11年!不过江涛真正成为明星,还是2004年12月《经视直播》开播之后。
2004年,湖北经视进行改革,“举全台之力”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经视直播》,希望能用贴近性的自办节目,加强频道特色。“因为我长得比较"亲民",观众看着亲切,所以就入选了。”说起如何成为该栏目的主播,江涛哈哈大笑。
当然这是玩笑之语,其实工作的艰苦让身强体壮的江涛也常常有不堪重负之感。“每天中午一点到台里,开始"备课"。我必须把记者采回来的新闻读透了,消化到自己的头脑里,直播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江涛坦言,做这个节目时,自己的准备时间要比做其它节目长很多。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断重复的工作有时也让江涛有些扛不住,“有时我会产生"恍惚"的感觉,觉得刚才不就坐在镜头前吗?怎么一眨眼又在这里了?”
于是江涛决定进行主动自我调节。他的办法是:打羽毛球。每周二、四,雷打不动。“我喜欢看奥运会,打羽毛球也是我实践奥运精神的一种行动,重在参与嘛。”作为2008年奥运火炬手的候选人,江涛不忘“拉近”自己与奥运的距离。
《经视直播》里,江涛的形象是比较“严肃”的,有时甚至有些“义愤填膺”。有次播到一条新闻,有人严重损害他人利益,还百般狡辩,江涛忍不住脱口而出:放屁!
这下炸锅了,第二天观众纷纷来电,有人谴责有人叫好。江涛解释说,按新闻播报的常识看,这样做并不好,但我们《经视直播》的口号是“就在你身边”,我必须与观众感同身受。有时遇到让人气愤的新闻时,我就是忍不住想骂。
不过严肃只是江涛在屏幕前的一面,离开电视镜头,江涛要开朗活泼得多。讲自己上班,他手舞足蹈地描述自己如何“武汉三镇一日游”;讲每天忙得只能吃两顿饭,他又形象地称之为“早中餐”和“中晚餐”;讲到家庭,他又自嘲是“早婚早育”的典型,因为35岁的他已经有了一个9岁的女儿。
江涛的同事在评价他时,几乎都用了一个词:责任心。一直做江涛责任编辑的原枫说,江涛的责任心非常强,“经常我们核实过的新闻,他还要自己再打电话找记者核实细节,以便直播时能有更充分的准备。每条新闻的点评,他也总是亲手处理。”
正是因为有充分的准备,遇到突发问题时,江涛总能妥善应对。首席记者李旭华说,有次直播中,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条新闻的点评,编辑突然发现第三条新闻有问题,马上通过耳麦告诉江涛:第三条停播。结果江涛一边说着前面的词,一边想后面的词,最后硬生生从第二条过渡到了第四条,没有出现纰漏。
由于节目需要,江涛一周上六天班,春节、黄金周都无从谈起。但原枫告诉我们,江涛仍挤出不少时间参加公益活动:“他有时甚至会动用与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团体的良好私人关系,去帮助一些素不相识的求助者。”
身为武汉市人大代表的江涛说:“我希望借助更多的力量来为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帮忙。让他们知道,我们,就在他们身边。”
(责任编辑: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