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讲刘长春的奥运大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热拍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7月26日08:35 北国网-半岛晨报
我来说两句讲述“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故事的奥运大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目前正在大连热拍。记者近日独家专访到了该片编剧,曾写过《离开雷锋的日子》、《蒋筑英》、《孔繁森》等电影的国家一级编剧王兴东,同样是大连人的王兴东告诉记者,自己早在23年前就听说刘长春其人,但是真正寻觅他的足迹还是从2004年开始,“身为大连人,我为刘长春这样的同乡感到骄傲,他绝对是值得纪念的奥运英雄!”
首席记者穆晨曦
塑人物 秘书邹继豪追忆刘长春
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代表中国赢得第一枚奥运金牌时,全国上下为之鼓舞。
当中国申办奥运成功之后,王兴东回想起刘长春当年单刀赴会,历经千辛万苦,海上漂泊23天前往美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不禁感慨万千,他觉得是该动笔写这个人的时候了。“其实早在1984年时,上海电视台就拍过3集电视剧《刘长春》,不过当时没能引起影响。这次我回到大连理工大学寻访当年了解刘长春的人,很惊喜地找到了当年刘长春的秘书邹继豪教授,他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刘长春的资料,还详细描述了刘长春的个性,一个鲜活的人物渐渐开始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写赛场 专程赴沈阳采访王军霞
刘长春是奥运第一人,写他自然离不开体育赛场,为了亲身体验到奥运赛场上的感觉,王兴东又特别前往沈阳,采访了大连籍前奥运冠军王军霞。“王军霞讲了很多关于赛场上的细节,比赛前的心情,比赛中的状态以及冲刺的感觉等等。她告诉我,参赛的时候一定要有气势,不论能力高低,气势一定要先压倒对方。当一个人站在起跑线上那一刻,从他的呼吸都可以看出情绪的起伏。”王军霞还说,比赛时观众大多只关注胜负,但真正热爱体育的人会感受到奔跑的节奏和韵律之美,这些都给了王兴东很大启发。
后来,王兴东还与国家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以及国家田径中心主任罗超毅交流过,了解到刘翔在奥运会夺金前的状态。“他们跟我讲,在比赛前一晚他们连上厕所都要悄悄出门到外面去,生怕让一点声音影响到刘翔的休息。在比赛之前他们既想跟刘翔说话,又不敢多说怕给他压力。这种矛盾的心情以及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默契,为我写刘长春与教练宋君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最佳蓝本。”
展气魄 悲剧英雄具备荆轲气质
“我花了三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完剧本后我觉得刘长春是位悲剧英雄。”王兴东说,当年刘长春仅仅是一个玻璃厂工人,因跑步的特长而被破格录入东北大学,在1930年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一举夺得过100、200、400米三个冠军,声名鹊起,就连杭州的一条街道都因此改名为“长春路”,后来他百米10秒7的纪录更保持了25年无人能破。但次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土沦陷,到底代表伪满洲国还是中国首次出征奥运,成了刘长春不得不做出的重大人生抉择。
“我一直在想,一个23岁的青年,根本不知道美国在什么地方,他就敢去?而且他明知这一去,注定要成为日本人的心头之恨;明知这一去,从此背井离乡,抛下妻儿,多少年不能回还?在刘长春身上,我们真的能看到荆轲般的悲壮气质。”电影的结局无疑也是震撼人心的,刘长春海上多日颠簸后状态不佳未能赢得奖牌,但他却迈出了历史的一步。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中国能有这样一位先驱远渡重洋站在美国的赛场上,已是难能可贵,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那句奥林匹克格言:参与比获胜更为重要。
王兴东说,每年在大连拍戏的剧组很多,但大都是借用这里的风景,真正书写大连人的作品少之又少。“再美丽的环境也是相框,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什么样的人存在。”他激动地表示,人们因莫扎特而向往萨尔斯堡、因贝多芬而向往维也纳,如果没有这些足以名垂青史的人物,一个城市是苍白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王兴东从事编剧以来的第25部作品,他希望大连可以因刘长春而更增光彩。
(责任编辑: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