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凯利曾获得了远南运动会轮椅击剑冠军、世界杯重剑团体第一名,并且担任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手。对于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她却要第一次远离运动员的身份——
走进齐凯利的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温馨的婴儿床,她怀抱中的儿子已经7个月大了,小家伙正瞪着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如果不是生宝宝,我肯定会去参加明年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不过现在看来,只能抱着他去看比赛了!”眼前的齐凯利仍是那么开朗,灿烂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除了当观众,齐凯利又一次报名参加了奥运会火炬手的竞选,她希望在北京再次高举起奥运火炬。
穿行在彩虹通道里 2004年参与在北京的火炬传递的经历一直让齐凯利记忆犹新,而齐凯利手举火炬、笑容甜美的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火炬传递每人的距离是400米,用时大概4分半左右。可能是太激动了吧,前一棒只用了2分半就跑完了。我刚刚做好准备,火炬就来了,连期盼的时间都没有了。”齐凯利有些遗憾地说道。
那天她是全程的第33棒。当天贴在衣服上的“033”号码至今还贴在齐凯利家的梳妆镜上。贴纸已经有些斑驳了,但其中蕴涵的骄傲却不曾褪色。齐凯利说,当她手握火炬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道路周围挤满了热情的群众,五颜六色的彩带洒向空中,短短的400米就如同穿行在“彩虹”的通道里。
体育给了我执著的品质 身高1.82米的齐凯利从小学就开始体育训练,曾经连续5年获得北京市中学生跳高冠军。然而19岁那年,训练场上的一次意外却造成了她高位截瘫,整日与轮椅为伴。面对如此大的生命落差,齐凯利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她始终微笑着,用自己执著的努力,让生活慢慢好起来。
齐凯利开始练习轮椅击剑时,受损的脊柱上还钉着钢板,训练时外翘的钢板就隔着皮肤,一下一下磨在衣服上。不过,从小练就的身体素质和领悟、掌握动作的能力,让齐凯利很快脱颖而出,在1994年远南运动会上获得了金牌,这时距离她受伤才短短2年。由于下肢没有感觉,训练时又高度紧张,运动员的臀部经常会被磨破。一磨破,就要做手术。2003年为了参加全运会,齐凯利连续训练7个月,其间住院3次,这样的手术一共做了11次。
在受伤、训练的日子里,齐凯利不仅如期完成了本科学业,而且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今年,她的第二学位法律专业也即将毕业,又将向热爱的律师工作迈近一步。“这可能就是当运动员培养的执著品质吧,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受伤确实给我的生活和训练带来很多困难,可人生就是这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体育让齐凯利获得了许多冠军,也让她有着刻骨铭心的伤痛。说起这些她仍旧是平静的语调,脸上没有一丝愁容。
儿子比金牌更重要 2005年11月,齐凯利参加了轮椅击剑世界杯巴黎站比赛,获得花剑和重剑第三名;2006年2月,她又在香港站比赛中获得了两个第三名,并与队友一起夺得了重剑的团体冠军。这些都为她参加2008年北京残奥会打下了良好基础。不过,从香港站回来之后不久,齐凯利却“病”了。
“我觉得特别累,脑子挺清醒,可就是劲使不到手上。”练习轮椅击剑项目的齐凯利对手上的感觉最敏感。她想着去医院开点感冒药,没想到却意外地得知自己怀孕了。“2008年奥运会太重要了,我不能要这个孩子。”和大多数为比赛全力付出的运动员一样,齐凯利做出了决定。但当丈夫和母亲陪她来到医院时,在候诊室外的楼梯上,他们却徘徊了很久……
2006年12月,齐凯利的儿子出生了。“因为生宝宝错过了测试赛,不能参加残奥会比赛,心里当然很遗憾,但是从见到宝宝的第一眼开始,我就一点都不后悔了。在我的生命中,他比金牌、比比赛更重要。”齐凯利一边笑盈盈地望着儿子,一边幸福地说道,“我已经和队友们说好了,等明年残奥会时,我要抱着儿子去现场,给他们加油助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