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届奥运会五洲首聚 顾拜旦:他用五环连五洲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8月08日15:16 津报网-城市快报
我来说两句五洲代表首聚会
奥运奖牌见规范
比赛时间:
1908年4月27日—10月31日
参加国家及地区:
22个
运动员人数:
2035人(其中女运动员36人)
竞赛项目:
22个大项,109个小项
主办城市:
英国伦敦
申请主办第4届奥运会的有罗马、米兰、柏林和伦敦四个城市。
本届奥运会首次实现五洲代表聚会,对于奥林匹克日益国际化具有历史性意义。
奥运会还第一次列入了花样滑冰项目。比赛是在人工冰场进行的。女子参加的项目只有网球、射箭和花样滑冰。
从这届奥运会起,奥运会的奖牌开始规范化。其标准样式是1907年5月在国际奥委会全会上制定的,直径为60毫米,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制定的统一图案,反面由主办国设计,以突出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和作用。这届奥运会建立的许多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个人项目每国选手报名以12人为限。
1886年的一个夜晚,一位留着八字胡的法国年轻人,独自一人来到了拉格比学校的哥特式教堂,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皮埃尔·德·顾拜旦这样写道:“我的双眼注视着墓碑,上面除了托马斯·亚诺的名字,没有任何碑文,我梦想着眼前看到的是大英帝国的奠基石。”这个“主显节”改变的不仅是顾拜旦的人生里程,也创立了以1896年雅典奥运会为起点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从那以后,顾拜旦的名字在奥林匹克史上留下了极为浓重、璀璨的一笔,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职长达29年之久,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英国小镇成就奥运大会
1863年1月1日,顾拜旦出生在巴黎,成长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一个特别时期,那时的顾拜旦还是一个学生,他充满幻想,知识渊博,对历史、文学、教育、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都有研究,并撰写了大量文章。他热爱教育,在英格兰中部的拉格比学校担任校长的亚诺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亚诺还是托马斯·休斯著名编年史作品《汤姆求学记》中的主人公。
入学后,他很敬佩博学多才的修辞学老师卡龙神甫,因此缘故,对文史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涉猎了古希腊的灿烂文化。中学毕业后,他先入军事学院就读,继而攻读教育。为求深造,他又前往英国留学。在那里,他潜心研究了英国教育史。亚诺曾经说过: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活动。这句名言在顾拜旦的心灵中,诱发起致力于体育教育的火花。当时,他还考查了英国教育和体育的现状,对那里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经常性的郊游十分赞赏,希望在法国各学校中也能设置体育课,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刻苦锻炼、强健体魄的精神。与本国教育体制进行对比后他发现,法国的教育体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他在文章中写道,“法国的儿童是被灌输了知识,他们变成了活字典,知识是填鸭式地灌输,身体变得越来越差,精力被耗尽。”同时,他对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过改革教育,增强民众体质,从而振兴法国。
1875年至1881年间,在欧洲考古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挖掘出来,而且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结果。因此,顾拜旦同其他一些对奥林匹亚感兴趣的人士都能及时、详细地倾听到公布的情况。
顾拜旦对古奥林匹克的热情也激发了他担任巴黎耶稣会学校的人文学老师的兴趣。在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下,他逐渐萌发了改革法国教育制度和倡导体育运动的思想。大学毕业后,顾拜旦没有听从其父母的规劝,涉足军界、法律界,而是毅然选择了从事教育和体育的道路。在改革法国教育体制的建议受到国内当权者的坚决反对后,顾拜旦扩大了自己的视野。他写道,“为了巩固我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厦,看来只有恢复奥林匹克运动……这一次是完全的国际比赛……才是唯一的出路。”
不过,更多的灵感他还是在英国的什罗普郡的小镇马奇·温洛克找到的。医生兼教师威廉·布鲁克斯根据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形式创办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目的是提高该镇和附近地区人们的精神、身体和智力水平。”亚诺和布鲁克斯的方法都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的家长式作风。根据一些报道,曾有人向亚诺建议为学生增加体育课,这样就可以使男孩子不再搞破坏活动,比如焚烧公共休息室,这使亚诺产生了举办运动会的想法;布鲁克斯的想法则是希望让马奇·温洛克镇的男人们不要再到啤酒屋里去虚度光阴。
1890年,顾拜旦造访了马奇·温洛克镇。两年后,他在索邦神学院讲课时,第一次明确表达了他的雄心,他要重建一个伟大而崇高的机构——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满怀信心,追逐着他的梦想。
世界体育大联合
1888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翌年,成立了“法国体育运动联合会”。同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了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体育训练大会。与会期间,他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动态,敏锐地感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一批国际性的单项体育联合会组织相继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1892年建立了“国际赛艇联合会”和“国际滑冰联合会”等。这些组织都为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国开展体育运动的情况,顾拜旦不辞辛劳地访问了欧洲一些国家。1890年,他生平第一次访问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的奥林匹亚。当他看到古奥运会的遗址时,十分感慨,并产生了举办由各国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想法,想以此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
这一年,顾拜旦受法国政府委托,负责调查、研究大学的体育工作,于是,他借此机会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出了体育状况调查表。通过调查,他发现国际上各个体育组织之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对立情绪十分严重,体育运动日趋商业化。这使他意识到,可以凭借古希腊体育的历史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运动,同时深切地感到,应该尽快地以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把现代奥运会创办起来,用“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来指导比赛,以消除体育领域内存在着的种种混乱的不良倾向。于是,他便积极着手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工作。
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胜利召开。来自12个欧美国家的79名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议上,一致通过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宪章,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并规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为了筹办现代奥运会,还正式成立了奥运会的永久性的领导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著名诗人维凯拉斯被选为第一任主席,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会议还决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4月在希腊举行。以后按古奥运会的传统,每4年举行一次。
奥运火炬
传遍五洲
顾拜旦要求运动会能在世界各地举行,反对把希腊作为运动会的永久会址。他认为古代奥运会的光辉历史是希腊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只有使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广泛传播,成为国际性活动,才能使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更具生命力。
为捍卫奥林匹克精神的纯洁性,1912年,顾拜旦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发表了他的名作《体育颂》。热情地讴歌了体育,抒发了他的奥林匹克理想。为此,他荣获了该届奥运会文学艺术比赛的金质奖章。
1913年,顾拜旦精心地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旗,即一面中间由蓝、黑、红、黄、绿五只彩色圆环相套接成白色无边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心随奥运而跳动
维凯拉斯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首任主席,当时的规定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所在国应该是下一届奥运会的东道主。现代第一届奥运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由于下一届奥运会将于1900年在巴黎举行,所以顾拜旦成为了国际奥委会主席,他一直担任这个职务直到1925年。从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男爵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负责该组织的领导工作。在他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发展到40个。同时,在他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1925年,他因年事已高,主动辞去担任29年之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但他被聘为终身名誉主席。1915年,顾拜旦将国际奥委会总部搬到了中立国瑞士的洛桑,直到1937年9月2日在日内瓦去世,他一直都坚持着奥林匹克理想。
“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它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学会互相尊重和学习,使不同的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这是顾拜旦先生著名的诗歌《体育颂》中最后的一段。1937年9月2日,顾拜旦男爵在日内瓦公园散步,坐在一张长椅上因心脏病猝然长逝,享年74岁。
遵照他生前的遗愿,顾拜旦的遗体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脏则安葬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发祥地——奥林匹亚。他希望即使自己已长眠于地下,但其心脏仍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脉搏一起跳动。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王志辉
(责任编辑:du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