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交通将会是什么样?是一路畅通,还是拥堵依旧?这是广大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此,北京奥组委交通部部长于春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国际化大都市而言,交通都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北京奥运会将肯定会留下一笔丰厚的交通遗产。
于春全表示,奥运会后,北京的交通至少在三个方面会有很大的变化。一是北京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会有一个非常快的发展,比如北京的地铁轨道交通建设;二是通过奥运会提升了广大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很多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后,市民的很多交通不文明现象都得以改善;三是在科学的交通管理方面,依法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也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赛时服务遵守国际惯例
谈到奥运赛事的交通服务规划,于春全告诉记者,国际奥委会有一套成熟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成熟的规则,北京奥组委在主办城市合同当中也有相应的承诺,北京奥组委必须遵守国际惯例,开展交通筹备工作。
据悉,交通部服务的客户群总数将达到5万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客户群,而且,运动员、各国奥委会的官员、媒体的工作人员等在交通方面的需求有的时候是天差地别的,所以,交通部的工作量将会非常大。
对此,于春全表示,国际奥委会有一套比较规范的标准,有一本交通技术手册,交通技术手册原则上规范了对各个不同客户的服务标准。“我们要按照这个交通技术手册的要求,结合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情况来提供相应的交通服务。”
客户群需求特点各不同
“各个客户群的需求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我们要提供大客车班车的服务。”于春全举例说。
有大约17000名左右的运动员、随队官员要参加北京地区31个比赛场馆的比赛。“我们要直接提供服务,班车线路是非常多的,而且非常频繁。”
北京奥运会提出了善待媒体的政策,作为奥运会重要的注册人群之一,媒体的交通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于春全说:“北京奥组委既要对他们提供班车服务,也要对媒体自己的工作车提供进出场馆、停车以及上下车的便利,这也是国际惯例。”
“对于国际奥委会和一些如赞助商的高级管理人员,对他们的服务,国际奥委会也有一些规定,比如提供专用的小客车或者合同车的服务,应该说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按照服务标准,我们要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不同标准和要求的服务。”
“好运北京”是练兵机会
今年是奥运会的决战之年,一系列的“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正在紧张运行当中,这也为奥运交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全员练兵机会。
于春全举例说,在奥运会赛时会有大客车班车,也会有大客车班车的计算机调度系统,小客车有小客车的计算机调度系统,另外还有车辆的GPS系统,以及其他的技术系统。在“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期间这些系统刚刚开发完毕,要通过“好运北京”体育赛事检测这些系统能不能、适不适应于奥运会,这是练兵的一个重要方面。
将开辟奥林匹克专用车道
提起奥运交通,很自然的想到了交通限行的问题,因为按照惯例奥运会期间一定会开辟一些奥林匹克专线,这些道路将限制社会的车辆通行。“目前,奥运会期间的一些交通管理设施还正在制定当中,但是已经明确的是要开辟奥林匹克专用车道,所谓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就是在道路的最内侧开辟一条类似于公交专用道一样,并不是整条路都限行,当然场馆周边的道路是要限行的。”于春全介绍。
奥林匹克专用道覆盖面比较大,在历届奥运会中,北京奥运会开辟的奥林匹克专用道规模将会是最大的,“所以国际奥委会也比较关注”,于春全说。
北京奥运会的奥林匹克专用道路长度超过200公里,覆盖到二环路、四环路、局部的五环路和一些主要的干线。按照历届奥运会的惯例,在奥运会期间要采取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有的国家使用单双号、有的国家严格限制停车。“我想北京奥运会期间也会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据悉,奥运期间的交通的详细规划,包括对奥运会期间整个人流交通模型的仿真等工作目前都在筹划中。奥运会期间将开辟或者补充大量的公共交通,解决由于限制私人交通可能造成的对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远离地铁沿线的场馆将开辟一些公交专线,或通过延长现在的公交运营时间、加大运营密度来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