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驻京记者 王伟宏
奥运媒体联盟北京专电昨天,北京市环保局、交通局、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此次“停驶(汽车按牌照实行单双日期上路)”的结果。而与会领导一致的看法是:此次“停驶”,在空气和交通的改善方面的测试都非常成功,为明年奥运会出台相关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空气测试:
天时人和帮忙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显得很兴奋,连续多天的奋战终于取得了预想中的效果,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首先我带给大家一个好消息,这次测试效果是成功的。”杜少中慷慨激昂地表示,并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天时和人和两个方面。
杜少中介绍说,在17日~20日这4天的科学测试中,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和机动车有关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日均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在15%~20%左右。同时,这4种空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积累明显放缓。杜少中表示:“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气象条件,如果不是采取这样一种限行措施,我们连续拿到四个二级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我们连续四天得到达标蓝天是不可能的。”
交通变好:
优先发展公交
虽然交通并非此次“停驶”测试的主要目的,不过在这4天中,北京确实出现了非常难得的良好交通秩序,烦人的堵车现象明显减少。这也为正在进行的“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对此,北京市交委副主任刘小明深有感触,“大家都体会到,在综合测试期间,公共交通保障非常有力,运力非常充足,秩序也非常良好。”他表示,“这与5万公交干部职工不辞辛劳全天候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们确保了公共交通运输,日均运送旅客量也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刘小明还列举了数据,证明测试期间北京市交通的改变,他说,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公共交通的平均运营速度,从平时的每小时14公里增加到这次测试期间的每小时20公里。
作者:佚名 (来源:海峡都市报社)
(责任编辑: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