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 > 奥运新闻 > 各界奥运新闻
文物景点频增 北京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9月14日10:29 北京晨报
我来说两句每周一的上午,退休工人张师傅都会到南中轴路、复建的永定门城楼内的花园走一圈,这是张师傅最近几年养成的新习惯——2004年,永定门城楼复建工程竣工,从那时起,张师傅就迷恋上了这里。尽管家已经搬到了南五环外,但张师傅并不嫌远。
两位普通市民的感受,折射了北京文物保护工程的巨大成就。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介绍说: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北京市的名城保护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规划也由过去的建设性规划转变为保护性规划,北京市实施的“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共有139项工程,其中旧城内的项目超过了100项,历史古迹得到抢救,周围风貌和谐,市民的心情自然好起来。据统计,已修复的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后重新或扩大开放的有58处,修复后首次开放的41处,修复后达到继续利用的有40余处。
保护思路重大转变
孔繁峙说,北京古都风貌保护工作思路近几年发生了重大转变,过去城市建设多是考虑建设性,而后来则是转为多考虑对于历史名城的保护,即规划由建设变为保护。
“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修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孔繁峙说,这使名城的保护脉络、思路更加清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的一些重点工业项目开始外调,这一发展重心的转移,使首都的功能更加清晰,即强化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功能,而交通中心、商业中心等功能则向外移,这就使古都风貌的保护工作被提上了更高的地位。
北京市在实施古都风貌的保护工作中,对于历史街区、四合院的保护由过去的拆除式改造变为维修、保护、利用——“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古都风貌保护的又一转变。”孔繁峙举例说,如北中轴、鼓楼东大街的保护项目,都在着重恢复历史风貌,再如景山东街的保护,也开始恢复黄瓦墙,这都是为保护古都风貌、恢复名城旧景而开展的有效工作。
三个重点一个核心
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实施的思路非常清晰,主要包括三个重点和一个核心。其中第一个重点是对“中轴路、朝阜路”两线的古建进行修缮、对不和谐的风貌进行整治。第二个重点可浓缩为“五区”,即对什刹海、国子监、皇城、琉璃厂等区域的环境进行整治,使其恢复历史旧貌。第三大重点是长城、十三陵等京郊六大景区的修缮保护工作。此外还包括宛平城、三山五园、京西寺庙等古建。
上述三个重点中,已经开工修缮或已经竣工的项目包括:整治修缮钟鼓楼、火德真君庙、后门桥、太庙、天安门等城市中轴线上的文物;位于朝阜路上的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大高玄殿、景山、大慈延福宫、孚王府等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街的传统风貌恢复工作;什刹海地区包括涛贝勒府、原辅仁大学、醇亲王府、恭王府及花园等,同时还包括圆明园遗址、明北京城城墙遗迹、先农坛、东岳庙、宛平城的居民搬迁和文物修缮工作。
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核心项目就是以“旧城”为核心。孔繁峙说,他自己做了一个统计,在整个“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中共有139个项目,其中旧城内项目超过100项。
“旧城是北京古都风貌的保护核心,这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孔繁峙说,中国历史上自乾隆时期以后,近五年来的修缮力度对北京旧城来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大批文保单位开放
细心人会注意到,北京市近年来可参观的文物景点多了,每年都有新的景点出现。这是因为大批文保单位已经解决了被不合理占用的问题,而许多原占用文保建筑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已经搬迁,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之后,许多已经实现了对社会开放。专家说,最近的几年是北京市历史上古建实现腾退、完成开放力度最大的。
北京市花木公司从天坛迁出,长城锅炉厂及650户居民从圆明园搬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从恭王府移出,居民从袁崇焕祠中迁走……“3.3亿文物保护计划”和“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实施,不仅使《北京市“十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物建筑修缮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使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两大计划有效地缓解了历史欠账,使一大批文物古建得到抢救和保护。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来修缮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9处,修缮面积近33万平方米,使天坛、颐和园、周口店遗址、先农坛、十三陵、历代帝王庙、孔庙、国子监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得到抢修,缓解了北京地面文物建筑长期以来存在的年久失修的局面。
“政府的投入和保护决心带动了社会的投资热情。”孔繁峙介绍说,市政府为两项计划共投入专项资金9.3亿元,带动各区县和相关单位配套资金50多亿元,搬迁不合理占用单位880余个,居民14200余户,为抢险修缮和合理利用创造了条件。
这两大工程给老百姓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许多历史景观得到了恢复,如菖蒲河、后门桥等历史人文景观先后恢复,莲花池、元大都土城、明城墙、东皇城根等遗址公园陆续建成,同时复建了永定门城楼,开放了袁崇焕祠、纪晓岚故居、历代帝王庙、天坛神乐署等一批价值高、知名度大的文物建筑。(杨玉峰)
(责任编辑: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