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lenovo奥运频道-搜狐奥运

中国跳水队强化训练 预防“东道主心理综合症”

https://2008.sohu.com 2007年09月21日16:44 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烟台9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周欣 赵仁伟 李江涛)女儿刚从冠军领奖台下来,立即向父母奔去。父母激动万分:“好女儿,乖女儿,真争气!”亲友团也蜂拥而至……

  可以想象,这是北京奥运会比赛后的现场。

这一幕,一定是无数运动员家属的梦想。但是要想实现这个梦想,运动员如果没有足够的竞技能力和超强的心理素质,很可能会倒在一道名叫“东道主心理综合症”的“门槛”前。

  有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届奥运会上,东道主选手的射击项目成绩为“负增长”。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是“东道主心理”在作怪。按照体育界的共识,奥运会比赛项目可分为三种类型:技能型、体能型和技能+体能型。中国军团的优势大多集中在技能型项目上,首当其冲的就是跳水、射击和体操。

  在北京奥运会上,对于像跳水、体操、射击等中国金牌大户来说,也正是受心理因素影响最大的项目,所谓的“东道主优势”反而有可能成为劣势:国民的过度期望、亲朋好友的嘱咐都有可能让在家门口作战的中国选手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和精神压力。

  正在烟台观看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的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承认,这正是让她担心的一点,但也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周继红指出:“奥运会上,这些项目比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更多的是心理素质的考验和较量。运动员如果在赛前或是比赛过程中稍微有一点私心杂念,哪怕是一分神、一错眼珠的功夫,动作就会走样变形,与金牌擦肩而过。”

  “亲友们到场观看比赛,是对东道主运动员的最大考验,但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增强自我控制力,对外界干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周继红说。

  长期为中国跳水队进行心理指导的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竞技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总局奥运备战心理专家科技服务组组长张忠秋认为,运动员在国外比赛时往往因为谁都不认识,能够放开手脚全力去拼。虽然跳水队早就坚持进行了心理辅导和强化等实际演练,“东道主心理综合症”仍是威胁许多中国年轻选手的最大障碍。

  “家人的一个电话,领导的一句话,都会引爆运动员原本已经绷到极限的心理,而且会分散全心备战比赛的注意力和精神,后果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比赛结果,”张忠秋说。

  中国跳水队历来在国际大赛前都要进行为期两三个月的封闭训练,运动员的手机和电脑每晚睡觉时都要上缴,包括郭晶晶等大牌明星也是如此。不要以为管理者没人性,或是运动员被压制得失去了个性,其中原因只有当局者最明白。

  “一般情况下,东道主心理会让在家门口作战的运动员更加紧张,对胜利更加渴望。再加上领导的关怀、家人的关心,哪怕是一句话,都有可能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封闭管理有利于他们远离不必要的期望和压力,”周继红说,“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下,收手机、电脑,封锁一切新闻消息并不是好办法,非常被动。所以我们正在探索,怎样更好地加强运动员的思想管理,并寻求亲属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中国跳水队的运动员来说,心理辅导、调查问卷,包括近来每周日上午听讲座,都成了他们修炼自身心理素质的办法。

  周继红说:“其实,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贯穿日常训练和生活中的,包括我们教练员自身都要提高心理素质,否则怎么指导队员呢?”

  周继红介绍,跳水队直到北京奥运会前的计划除了比赛、训练,就是强化“东道主心理”。

  “奥运会不是一般的国际比赛,无论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名将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都会感受到超出以往的压力,尤其是在家门口举行的奥运会。能否正常发挥水平,全看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如果亲友能够支持理解,可以适当减少对运动员的‘关心’,因为即便你不说,运动员心里都在给自己施压,再说的话有可能会‘崩盘’。既然都是为了出成绩,大家可以注意一下为运动员鼓劲的方式方法,”周继红说。(完)

  此稿为新华社体育专线稿件,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吕忠怿)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推荐

奥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