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家庭之声论坛侧记
不一样的家庭,却有着相似的遭遇。昨天,作为本届特奥会的非体育项目之一——全球家庭之声论坛被“搬”进了上海电视台《家庭演播室》栏目。
家里有了智障孩子,做父母的如何面对?昨天这场规模盛大的家庭论坛,无异于一个“家庭聚会”——来自世界各国智障家庭的成员们,彼此分享与命运风浪作斗争的经验以及“特奥”带给他们的快乐。
但与此同时,这些智障家庭的家长们也表达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困惑和担忧——若是今后我们不在世界上了,谁来照顾我们的孩子?
“他是我的宝贝”
“当家里出现了一个智障孩子,生活的考验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困难会一个接一个地来。”出生在墨西哥的罗莎丽亚·马林是第一位出任美国政府财政总管职务的西班牙裔人。尽管拥有如此荣耀,但她却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她的大儿子在出生后就被诊断为患有智力残疾。
“儿子一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呼吸困难,生命垂危。我当时向上帝祷告,既然已经给了我这个孩子,就请不要把他带走,他是我的宝贝。”马林的儿子今年已经21岁了,和家庭成员们相处得格外融洽。在马林看来,智障孩子的生命也有自己的目的和价值,“让他过得更好,这是我身为一个母亲的责任”。
从震惊、彷徨、痛苦再到勇敢面对,这是许许多多智障孩子的父母共同走过的一条心路。中国的表演艺术家王铁成的儿子“狗儿”也是一名智障孩子。但30多年来,“狗儿”就是王铁成眼里的宝贝,他对“狗儿”的爱始终如一。“我们没有选择要第二个孩子,因为我们生怕第二个孩子会分走他的幸福。”
“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
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自己的智障儿子,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在生活中承担起的母亲这一角色,远远胜过了她在银幕上塑造的任何一个母亲形象。秦怡曾说,她的下半辈子是为儿子“小弟”活着的,但今年3月7日,“小弟”走完了他59年的生命历程,永远地离开了。
“儿子40岁以后精神状况有所好转,但各种各样的病却多了起来。”回忆“小弟”和她相处的几十年,秦怡说,她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儿子年龄大了,我的年龄也大了。”
由于“小弟”生活不能自理,这就注定了气质优雅高贵的秦怡,在家里要做一个随时随地能服侍儿子的劳碌母亲。有时候“小弟”半夜在床上排泄了,秦怡就从床上起来,帮他擦洗干净、换床单,然后把秽物都洗掉。一直洗到天亮后,她没有时间休息,还要继续去工作。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快完了,就要死了,但后来又想想,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我该做的,我不做又由谁来做呢?”回想“小弟”在世的情景,很多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温暖了秦怡的心,成了她抹不去的记忆。据说,很晚才学会画画的“小弟”,曾给秦怡画过一张素描,把他的母亲画得很美。
“小弟”走了。秦怡说,她现在经常会站在儿子的像前安慰他:“妈妈现在还在工作,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
“请包容我们的孩子”
几乎所有出席论坛的受邀家庭,谈到家里的智障孩子,为人父母者都能道出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他们中有人很坚强,如一位叫韩荣芳的母亲,她联合了另一些家长,联手开办了一所专门收容智障人士进行劳动的工厂,帮助成年后的智障人慢慢掌握劳动技能,靠自己的双手自立生活。但也有一些家长们,有着一颗敏感的心,“我们至今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漠视,请包容我们的孩子。”这些家长希望,借着特奥会的举行,能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认同,迎来他们生命的曙光。
“孩子的年纪再大,也大不过父母。我们要是不在了,谁会对我们的孩子负责?”在更多的智障孩子家长看来,如何安排好孩子的“明天”,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家庭论坛上,一些为人父母者发出真诚的呼吁:希望政府和公益社会组织能成立专门的机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樊丽萍
(责任编辑: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