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特奥保龄球比赛在虹口区的高点保龄球馆继续进行,经常可以看到在场上穿着黄色裁判服的裁判辅助运动员完成动作。特奥的裁判却很特殊,他们有时也要投入到比赛之中,同时还要做好比赛的“执法者”。
本报记者 张逸麟 本版摄影 记者 蒋林宏
“真可惜,我们再来一次。
”一位年轻的裁判正在辅助中国选手完成保龄球动作,当球滑门而过时,他脸上露出与运动员一样的遗憾。没关系,裁判一手托住运动员的腰,另一只手帮助运动员瞄准,然后由运动员自己完成动作,一次、两次……七、八次之后运动员终于将球打入门外,当瓶子翻倒一片后,全场的掌声送给运动员和裁判。
来自中国的选手沈珏表现非常出色,她在没有人辅助的情况下撞倒了10个瓶子中的7个,这是很不错的成绩,正当大家为她高兴时,沈珏却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沈珏平时无法说话,任凭裁判和教练如何劝她,她就是不肯起身,原来她希望把10个瓶子全部撞倒。裁判在商量之后,决定让沈珏继续比赛,在尝试了很多次后,倔强的沈珏终于一次撞倒了所有瓶子,当她起身时,欣慰的笑容和淌下的泪水交织在脸上,令观众非常感动。
一位裁判在接受采访时说:“特奥比赛,就是为了让所有参加的选手都能感到快乐,这也是我们裁判的职责,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我们有义务为选手带来快乐。”
当然特奥会并不是一般的比赛,作为奥运会的一支,整个裁判体系也是非常严谨的。裁判小杨表示,这毕竟是比赛,比赛就有规则,他们裁判就是要在关爱选手的同时维持比赛的公正。
据悉此次特奥会各个项目共设有2000多名裁判,他们都经过特别的培训,其中还有29位由智障人士担任的裁判岗位。在已经进行的3天比赛中,裁判们的表现得到了特奥组委会以及国际官员的一致赞赏。
(责任编辑:迎迎)